民主包含平等、父母不能独享权威。权威意含支配权-一人高于他人。而平等理念中,没有所谓的支配权。支配权,即压制强追、权力至上,必须由平等的理念和方法取代,产生同化的影响。
惩罚和奖赏适用于独社会体系。这样的社会中,权威者享有支配地位,有给予他人赏罚的特权、能够决定谁有功谁有过,谁该赏谁该罚。而现在,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使是孩子也得到了和成人相等的社会地位。
惩罚只能帮孩子发展出更强烈的反抗和挑战
不幸的是,孩子可比大人更顽强、更有耐心,办法更多、心思更多,结果就是父母崩溃,摇着头悲惨地大叫:“我真不知道该拿你怎么办!”
一个好的引导者应该鼓舞他的跟随者,激励他们做出符合情况需要的行为,父母也一样。孩子需要我们的引导,当他们确定我们尊重他们,也尊重他们自己做决定的权利,他们就会接受我们的引导。
父母可以学习有效的方式共激励孩子,让他们自律
如果他们要追求所谓的平等,那同时也应该有分担劳动义务
孩子们其实都有想有好行为的愿望,孩子的好行为来自于他们希望通过贡献和合作获得归属感的天性
这就是奖赏和惩罚的结果,这件事没有给我任何奖赏,我就违抗他们,如果他们因此惩罚我,我就以牙还牙,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
用因果,用正确的逻辑顺序,不惩罚
坚定就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他提供界限,没有界限,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这样给孩子压力的行为必须同时伴随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如果你能保持安静就可以继续留在这里,妈妈可以让孩子选择是自己出去,还是妈妈陪她出去
尊重孩子,就是说我们将孩子看作和我们自己一样是有个享有同等决定权的人,但这样的权利并不代表孩子可以做任何大人能做的事,每个人在家庭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
孩子都需要从实践和经验中学习,从行为中而不是从语言中学习
卡里这些是我的唱片,我是唯一能播放的人
啊,我知道了,你是想玩拍拍打打的游戏
妈妈的关注点在错误上是他也将儿子的关注点从正面的享受写信转移到负面的出现错误上
如果我们不花时间训练孩子,那么就会很快发现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纠正未经过训练的孩子的不当行为
孩子无休止的问为什么,其实并不是想知道答案,而是要让父母保持对他的关注,我们可以笑着给孩子一个会心的微笑,我喜欢这个为什么游戏,只是我现在必须要去做别的事情了,孩子不喜欢自己的把戏被识破,所以他有可能表现出无辜生气愤怒,或者用变本加厉的方式想要得到更多的关注,这是父母不用惊讶,可以平静地暂时离开现场
我们需要给孩子关注,但我们也需要察觉适当关注和过度关注之间有何不同?如果我们发现孩子没有什么正当理由而让我们不停地为他们忙碌,并且我们觉得不高兴或者烦躁时,我们可以确定自己正面临孩子要求过度关注的情况。我们来审视这个情况:孩子要求的是什么?如果我们不介人,孩子自己能否处理?如果我们有所回应,会对孩子的自我认知有什么影响?我们的反应会帮助孩子懂得他是个有能力的人。
我们要进行这样长期正面的影响,而不是获得立竿见影的短期满足
当我们发现孩子似乎在利用大小便训练获得过度关注或者反抗服务时,我们就要不动声色地停止
妈妈并没有加入这场权利之中,她只是在适应情境的需要,我们怎么才能看出不同呢?那就是妈妈的态度,妈妈有责任坚持和维护,当时的需要她做到了,她没有生气受挫,专制
但是妈妈不需要生气,只要妈妈保持平和温柔就不会陷入权力之中,当右边的新态度成为我们的第2天性时,我们就不容易和孩子陷入权力之中,我们的关注点就会转移到这个情况需要什么,而不是我要让她听我的
事实上当我们说多少次意味着我们每一次的告知都没有达到效果,成为一个妈妈的聋子mother-deaf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训练和培养自己孩子有勇气有力量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
而家长能够给予的最好的帮助和鼓励,就是承认并相信孩子有能力应付,不论对孩子还是对我们自己,被别人决定自己的生活,非常让人郁闷和生气。当我们对孩子溺爱时都保护他们一辈子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送给他们一件性格礼物,认为生活令人愤怒,而自己这种无助的暴躁,为了避免给孩子带来这样可悲的错误,我们必须明白我们不是全知全能的,但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引导孩子用合适的方法和态度面对生活
如果我们自己心里有优越感,认为自己比孩子有能カ,就会认为他们太小,解决不了问题,或者承受不了挫折。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必须被信任孩子、信任孩子的能力这样的新观念取代,然后给予孩子合理的引导。
让自己成为过滤器。鼓励出孩子可以面对应付的情况,然后有意识地退后、让孩子去经历、去成长。随时准备好,在他实在无法解决时给予帮助。从孩子出生那一天起,我们就可以开始这样的行为。慢慢地,通过观察和引导,将生活以及生活中的困难、挑战和问题解决后的满足感、成就感,都交还给孩子。
当我们替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时,其实是在展示我们比他大,比他好,比他有能力,比他有经验,比他更重要,会更加强化我们比孩子优,孩子比我们差的想法,替孩子做他能做的事情让他非常气馁,这样剥夺了孩子体会自己能力的机会,我们表达出来的是对他的能力和勇气,完全没有信心,结果孩子无法了解自己是否有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无法从能力增长中发展出安全感,我们这样做是忽视他发展自我能力的权利,而只是维护了自己不可或缺的形象,所以我们表达的是对孩子的极端不尊重,不尊重他是独立的个体
事后把孩子洗干净,可比当他失去信心以后再去重建,要容易得多
行为都具有目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把两个孩子之间的责任还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我很同情你们碰到的这个难题,但是我相信你们俩可以解决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的结果是小的那个孩子受到虐待,那么家长基本可以确定,但孩子并不是真的想伤害弟弟妹妹,而是想引起混乱得以关注。孩子就是想要看到家长大惊小怪
只要表现出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即可
只要父母偏袒就会出现胜利者和失败者,相信他有能力照顾自己,让孩子们自己解决
忘记礼貌忘记体谅而去竭尽全力恢复自己失去的地位,即使是让对手付出巨大的代价,孩子们就能建立起更加平等和公正的人际关系,他们会从实际行为中学会礼貌平等,遵守规则,相互体谅和尊重等精神,我们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退出战争给孩子们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孩子们一起找出解决冲突的办法,只是这不应该在发生冲突时进行,而是在那之后
我们无法做决定,会软弱,会没有方向,当我们开始想将会怎么样,或者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的时候,才会产生担心害怕恐惧的感觉
如果大人们继续小题大做,有可能开启他利用恐惧的旅程,大人讲话的语气表现出过度焦虑,为了小事情而忙碌
孩子是天生的演员,只要有观众他们就会不断的表演,孩子们才不会考虑所谓的社会标准,他们就是凭本能直接反映他们的感受,都会通过言行表现出来
他只是发现自己的恐惧能够带来非常惊人的效果
让他的风无帆可吹
他在利用自己的恐惧,让妈妈陪着他,让妈妈为他服务
一个人越担心害怕就越容易招致困难和危险
没有哪个父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千受苦,但我们必须明白,疼痛和苦难不可避免。事实上,勇敢的孩子所受的痛苦会更少。恐惧让痛苦增加、扩大,恐惧让当事人实际遭受的痛苦更加严重和剧烈。我们需要帮助孩子面对及接受疼痛和苦难。当我们被孩子的恐恨影响时,我们就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胆小。
两个人的关系是两个人的事,他和爸爸的关系是他们两个的事,妈妈没有权利控制他们两个的关系,那你能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让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等这场冲突冷却下来,妈妈可以和他一起讨论引导,明白怎么样才能不会再挨打,慢慢希望教育孩子,他就不能偏袒
他巧妙地利用父母之间的争执来确保妈妈始终支持他,维护他,帮助他,反对爸爸的意见,他通过让别人敌对来保护自己,而不是思考怎样面对和解决问题。母子俩合作让爸爸受到责备,然后父子俩又合作让妈妈生气,再然后父母又合作发生争吵,以表现谁才是支配者,妈妈应该做好自己,而不是试图控制每件事
在一个民主的家庭里是不存在权威的,再说我们既然认可孩子有自主的能力和为自己做决定的权利,那我们就应该看到每个孩子的性格言行都不同,这使得别人看待他们的方式也不同,那么我们更加有责任去了解整体的情况,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孩子与他人的关系,有了这些了解我们才可以,而且必须引导和训练孩子了解规则,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相互合作,这是我们唯一能够激发孩子行为越来越好的方式
妈妈越是在乎别人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不对的地方,孩子就越容易在这个地方出现问题,如果妈妈能够激发孩子的行为越来越好,妈妈就不会在乎其他人的方式,其他人只不过是孩子环境中的事实情况而已,妈妈就会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行为,能够为礼貌行为树立家庭典范,我们要做的是当孩子,对这些影响产生反应时,可以恰当的指导外界影响,本身对孩子不重要,他怎么反应才是最重要的
可能你是对的,我考虑一下
没有人是完美的,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我们只擅长自己会的事情
做好自己不介入孩子的事情,并不是说把孩子扔给老师或者扔给乐器不闻不问,而是说我们不给孩子压力和批评,而是给予激励和鼓舞
当妈妈认为克劳德难以面对这个失望时,妈妈其实是在不尊重儿子,她认为儿子太脆弱,没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她的处理方式反倒是在鼓励和强化克劳德对自己的错误认知
孩子们,我们现在觉得很悲伤,这很正常,记住我们不是用绝望怀念妈妈,而是用我们的勇气
我们要求孩子马上做某些事时,我们的立场经常是令人怀疑的,这是一个权威的方式,它通常是一个不合理的要求
出现不良行为后,如果我们惩罚其中一个孩子,就容易鼓励其他孩子告密,没有人可以一直得到他人的认可,总是寻找他人的认可,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目标。坏孩子做的差也是因为他想通过这个方式负面的行为得到自己的价值感,如果我们把孩子们当成一个群体对待,也就是说一视同仁就能规避没必要的竞争以及竞争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人是彼此的护卫,而不是拼死竞争的对手
孩子一尖叫我们就立即跑过去解决,而不是听一下尖叫背后的含义,很多时候让我们跑过去才是尖叫的含义,如果我们能够停下来,一会儿倾听孩子,就能避免无意间强化孩子的错误目的
当比例又呜咽着说着妈妈不爱他的时候,妈妈可以淡定的回答你,这样想我很难过
我们的行为是在说人性本恶,必须通过强迫控制才能变好,我们花了无数时间和精力想替孩子过他们的生活,如果我们能够放松一些,从容一些,对孩子真正有信心,信任他们,让他们过自己的生活,双方都会很好,我们大部分焦虑的原因都是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每件事都管每个问题都解决
孩子有这些行为都是因为能够满足他们潜意识中的某种目的,其实只是大人才觉得这些习惯背后隐藏着多么严重的问题和危险,处理的时候想的都是降,第一减弱消除,当孩子发现自己的习惯行为,让父母体会到这么严重的困扰,他就像拥有了一个强大的武器,如果我们保持平常心,就能让他的风无帆可吹
结果这个乐趣现在有了第二个目的,击败严厉的大人。
使大人们缺乏和孩子一起享受乐趣的技能,父母花了很多心思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却不记得自己也要参与
孩子能够学会,即使输了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享受乐趣
共同享受乐趣,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形成团结合作的氛围,这是家庭气氛必须的基础,能够促进全家人的平等轻松和谐。
引导孩子主动思考,父母不用点评纠正
和他们说话,而不是对他们说话
既然父母的责任不是塑造孩子,而是引导孩子,那么智慧的父母就会觉察
但是你有权利这样想,咱们看看这样是不是可行
我们必须理解这个心理逻辑,孩子认为引起过分关注和过度权力能够增加自我价值,那么即使用不良行为去做也值得
而和孩子说话,是我们和他一起思考找寻解决问题或改善现状的方法
妈妈可以避免脱口而出的命令,而是问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妈妈明确了底线,避免了和女儿发生权利之争
我看到了你学会了怎么照顾自己,或者今晚你愿意保持整洁真好
爸爸妈妈可以发自内心的相信杰克能够学会自主大小便
妈妈可以单独找一个时间抱着巴奇说,我理解你宝贝,我明白你刚才很不高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