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是两个成年人的选择,应当被尊重,对于婚姻中的孩子,更要看见他们的感受,不要让他们有太多的“不得不”和“只能”。
在网上看到姜思达的一段采访,他在讲看完电影《狗十三》后的个人感受。从他平淡的语气里,很多人读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波澜起伏和感伤无奈。
小学5年级的时候,父母离婚,姜思达选择和母亲一起生活。对于父母离婚这件事情,他是这么说的:没有人跟我说对不起,父母的说法是:“我们也没有办法呀,你也得理解我们。”就是你在逼迫一个未成年人去理解你们,那我没办法,那我只能理解。
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却要承担起照顾父母情绪的责任,这种心理错位现象令人唏嘘。但是,对离异家庭来说,他们还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不让类似的情况一次又一次地上演。
1.离婚,两个成年人的自主选择
随着社会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宽容度提高,人们对婚姻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一边是离婚率的不断攀升,而另一边结婚率则在持续下降。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数据,2017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437.4万对,2018年上半年为193.1万对,2017年全年的整体离婚率达到了3.2‰,比7年前整整提高了千分之1.2。反观结婚率数据,2017年整体结婚率为7.7‰,比2010年的9.3‰相比,降低了千分之1.6。
当两个人因为理念、生活方式等问题上的巨大差异,无法以夫妻关系继续生活下去,离婚或许能让双方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
但分开之后,每个人的状态却有很大差别。
有的人在离婚后,努力工作、健身,积极进行自我提升。有的人被上一段感情伤透了心,迟迟无法从伤心、失落的情绪中走出来,头顶上始终飘着大朵大朵的乌云。
还有人因为财产、子女抚养等问题纠缠不休,闹得满城风雨,孩子被迫选择站队,在糟糕的环境中度过童年。如果你看近期的娱乐新闻,或者是电视上的调解节目,就不难发现类似的情况。
2.分开后,大人需要积极的心理重建
事实上,一段婚姻关系的结束, 对双方来说,都需要一个心理重建的过程,但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斯·费希尔和罗伯特·艾伯蒂,从事婚姻与家庭治疗多年,他们在帮助人们从离婚阴影中走出来方面,形成了一套离婚后心理重建的方法体系。在《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中,他们将其总结为19个步骤,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在这个金字塔结构的心理重建模型中,从最底层往上,是不断递进的。我们来做具体分析。
分开的方式有很多种,和平分手是伤害相对较小的一种,但占的比重不大。多数情况下,会分为“被甩者”和“甩人者”两方。通常情况下,主动提出分手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内疚感或者负罪感,而被甩一方则会感受到强烈的被抛弃感。
甩人者可能会通过“自我惩罚”的方式,缓解内疚感,常见的情况是选择净身出户,把财产留给另一方。或者在未来孩子抚养过程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被甩的人受到分手消息的暴击,一下子无法接受,他/她一开始会极力否认:这不是真的,一定只是个玩笑。
在确认消息之后,对于将要独自生活、亲朋好友的询问、财务压力等问题,开始变得害怕,担心自己无法适应单身生活。悲伤和愤怒也是常见的情绪,“男人都是大猪蹄子”“我再也不相信男人/女人了”“天都要塌了”。
面对既成事实,怎样才是更成熟、积极的应对方式呢?
首先,接纳和感受,而不是压抑自己的情绪。
当你感到特别害怕时,不妨先坐下来,想象最糟糕的情况是怎样的,在这个时候,你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呢?会不会生病?会不会因此而丧命?通常来说,结果是经历一段灰暗无光的过渡期后,你还会继续活蹦乱跳地生活。如果能够清理掉前一段关系中的“垃圾因素”,你会以更好的姿态迎接下一段恋爱关系。
允许自己悲伤和愤怒也是很重要的,放肆地大哭一场,丢掉前任送的礼物,用更积极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你可以跟对方说:“我感觉很生气”,而不是说“都是因为你,我才会这么生气”。用“我”做主语,会让别人把关注点放在你的情绪上,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以“你”为主语,很可能会激发对方的自我防御机制,成为引发新一轮争吵的导火索。
如果一味压抑自己的情绪,结果可能是两个极端:一种是对内攻击自己,变得抑郁、焦虑,一种是积攒到一定程度后,来一次大的情绪爆发,后果可能更难以收拾。
其次,学会爱自己,提高自我价值感。
在网上常常看到这样的帖子:我们分手了,是不是因为我做得不够好?他/她拼命地想要留住对方,苦苦哀求:是我哪里做得不好吗?你说出来,我改,行不行?
布鲁斯·费希尔和罗伯特·艾伯蒂认为,很多人之所以留恋一段糟糕的爱情关系,大多是因为童年时期对于“被抛弃”“被批评”的极大恐惧,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不高,害怕“一旦对方离开,自己会活不下去”。
在原生家庭里,他们常处于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的状态,为了让父母开心,从小就形成了一套适应性行为,比如很乖、不给别人添麻烦、拼命讨好等。在步入婚姻关系后,这种行为模式继续上演,就会成为感情中不断付出的那一方。但这种“付出”并不是无条件的,他们希望让对方看见自己,关系能一直维系下去。一旦感情出了问题,他们的“内在父母”就会跳出来说:一定是你做错了。
其实,当感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境地,真正的原因不是“你不好”,而是“不爱了”。爱情走到了尽头,但“你”仍然在。“爱”除了照顾别人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爱自己”。
《圣经》里说“爱人如己”,当你无法从心灵层面滋养自己,又何谈给别人真正的爱。而爱自己的核心,就是认识到“我是有价值的”和“我是值得被爱的”,学着减少内在批判,发现自己的亮点,主动寻求帮助,学会对不合理要求say no。久而久之,你的自我价值感也会得到提升。
再者,建立自己的支持体系。
有研究发现,从离婚事件中走出来,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在这期间,一个有效的社交支持体系就很重要。如果只是把自己关在家里,很难摆脱负面情绪的干扰。
这个支持体系里的人员,可以是你的家人,比如能足够理解和支持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或者是自己的好友,在一些情况下,心理治疗师也可以提供很好的支持。
他们会聆听你的苦恼,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者眼神、话语的鼓励,帮你走过最艰难的时期。
3.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不要让他们“被懂事”
如果父母不得已只能分开,在他们进行心理重建的同时,未成年的孩子们也在经历内心的一次巨大动荡。如果没有及时看见和给予足够的照顾,他们受到的伤害可能会伴随一生。
在姜思达的讲述中,“只能懂事”这四个字,蕴含着多少的心酸和苦楚,他变得敏感,学会了察言观色,以及怎样在父母破裂的关系下寻找自己的栖身之地。
面对父母离婚的现实,孩子们不免会感到痛苦、失落,由于年纪小,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心理应对机制,他们受到的心理冲击可能更大。父母们在进行自我调整的同时,需要传递给孩子们更积极的信息,尽量将离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
首先,和孩子沟通父母离婚的事实,包括离婚是什么,接下来父母会分开生活,但务必要反复告诉他,无论父母是否在一起生活,对他的爱是始终如一的,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其次,让孩子清晰地知道,父母之所以选择离婚,是他们的原因,跟他/她是不是个好孩子没有关系,他/她不需要为这件事情感到内疚或者自责。
再者,当孩子悲伤、愤怒时,引导他用积极的方式宣泄情绪,给他们无条件的爱和支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压制他们的情绪。
离婚就像一场手术,影响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婚姻结束了,但生活还在。怨怼、愤怒、纠结、痛苦,在或长或短的过渡期之后,终将会放下、成长、继续前行,不再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一段已经枯萎的关系上,而是更多地爱自己,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就像王尔德说的:为了自己,我必须饶恕你。一个人,不能永远在胸中养着一条毒蛇;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