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我的来历
近来看了许多情感树洞里的故事,都是网友的投稿,倾诉两性关系的烦恼。但我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基本上都是妻子对老公的控诉和不满,导致对爱情对婚姻极度灰心失望。
在她们的身上,我何尝没有看到自己过去的影子。当与老公发生矛盾和摩擦时,我们首先所做的都是不满和反抗。反抗无果后要么继续忍,压抑自己,折磨自己,要么在沉默中爆发,一拍两散,要么各玩各的,互相背叛对方。
当然有一些情感导师,她会这么教你与老公相处,列出一堆条条框框,比如,要学会赞美老公,多看他的优点,少看他的缺点;要抓住老公的胃,俗话说抓住了一个男人的胃就抓住了他的心;要学会示弱,男人都不喜欢女汉子,适度示弱能让他产生保护欲;在外要给男人面子;要注重仪式感,时不时的给老公制造惊喜和新鲜感,要学会撒娇,不是有句话叫撒娇女人最好命?要给老公适当的空间和自由,沙子握得越紧只会流得越快……
不得不说这些条条框框对增进夫妻感情确实有一定帮助。可这些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就像感冒头痛,你擦点风油精在太阳穴,这时你的感冒症状就减轻了很多。但是风油精并不能治病,而且你的感冒也不是风油精给治愈的。感冒实际上是身体的免疫力起了作用,消灭了外面的病毒。任何治感冒的药都不是直接针对感冒病毒起作用,它们只是减轻感冒带来的不适与难受。真正起作用的是你自身的免疫力。就算你不吃药,隔上几天,你的感冒也会自动痊愈。
那些情感导师她们开给你吃的,正是这些减轻症状的感冒药。你吃了会觉得很舒服,仿佛你的婚姻问题完全消失了。其实那些都是假像。你的情感只是看上去好了。而且你得不断吃这些“感冒药”,来抵御“感冒病毒”带来的侵袭。那么有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从根本上治愈这种情感病毒?
之前我说过几乎所有关于情感问题的来信,都是抱怨与批判以及自我同情,不得已而为之的心态,她们通常抱怨老公下班回来往沙发上一躺就是玩手机,不做家务不管孩子,不承担家庭的责任,抱怨老公移情别恋爱上别的女人,以及老公性格不好不分场合动不动就发脾气…这时她就会产生愤怒,烦躁,忧郁,生气,沮丧,以及想制造冲突的冲动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让她认为自己是痛苦的。当她深陷在痛苦的海洋里又无法逃离解脱时,她就会对这种痛苦产生认同,她会认为——“我”是无辜的,“我”是受害者,“我”是值得同情可怜的。那么这个可怜无辜的“我”就是痛苦给予她的一个标签,一个身份。
这个身份认同是我们的思维创造出来的一个“我”。哲学家笛卡尔曾说,我思故我在。那么这个痛苦之身的“我”也是通过大脑思考出来的,它并不是真正的我。只有不停的思考,这个“我”才会存在。这个“我”,有些心理学的书籍上称之为小我。
那么,这个小我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认为这个小我最初是从娘胎里来的。婴儿脱离母体后,这时她还是一张白纸,没有真我与小我的区分。她是浑然一体的。但是随着慢慢长大,婴儿开始发觉只要一哭就有奶吃,只要一哭就有人抱。这个哭的行为简直就是一把万能钥匙,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有时她并不饿,也会想哭,因为哭可以换来自己想要的东西。慢慢的,她的小脑瓜里会产生一种简单的思维,只要“我”哭,“我”就能引起大人的关注,于是“我”就会越来越擅长用哭这个玩具来满足“我”的需求。这时,“小我”就开始逐渐长大了。婴儿用自己的表情动作与成人世界来交流反馈,获得一个最雏形的小我的身份认同。“我”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她们很在乎“我”,也很疼爱“我”。只要“我”想要,她们就会给“我”。
这就是小我最初的来历。
二、小我的生长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小我。这个小我就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虽然不一定全干坏事,但也没干几件好事。还经常惹得我们不开心,压抑,愤怒,嫉妒,怨恨,冷漠,失望,等等,所有的这些情绪都是小我制造出来的。
那么,这个小我是如何长大的呢?她以什么为食?
打个比方,假如我在与老公争论某个问题时,我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那么我会想尽办法据理力争,强迫他接受我的观点。这种强迫就会带来争执,因为我的“好胜心”也会激发他的“好胜心”,于是互不相让,各执己见,彼此都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对方才是错的。我们都想说服对方,让对方臣服于自己。
即便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我也不会承认,因为这标志着我的落败下风。我害怕失败,我必须迎难直上,才能让我有取胜的可能。这个时候的“我”就是名副其实的小我。
其实,所有的害怕失败,害怕失去,害怕受伤害,都是源自于小我对死亡或毁灭的恐惧。在这场争论中,我给自己灌注了一种自我感,存在感,我辩故我在。如果没有这场争论,我就显示不出我的价值与地位。只有我认同自己的观点与行为,“我”才能立足和生存。那么这个争论的过程就是“我”长大的过程,“我”在辩论中吸取了能证明我存在的能量,这样的“我”实际上是以恐惧为食,好胜为食。其实这样的“我”是软弱的,是虚幻的,是思维创造出来的。真正的强者根本不需要倚靠权力威望财富学识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正确的做法是,我完全可以清晰坚定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在谈论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带攻击或防卫的心理。当我们能在谈论中摒除“我”的好胜心与戒备心,那么谈论才能不带杂质纯粹的进行,就事论事,不参杂个人的情感与评判。很多时候,我们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习惯,就是凭借过去的经验,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一定是这样想的这样做的,于是我们会对他贴标签。这种贴标签的行为就是小我最喜欢做的。
还有一种需要特别说明的情况是,当今很多女性面对家庭婚姻的问题,她们喜欢找人倾诉,这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法。实际上别人的安慰根本没有用,只是憋在水里太久,浮出水面喘口气而已,问题依然存在,自己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而且倾诉的次数过多,还会有负面影响,她会对自己的悲惨遭遇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这种对痛苦之身的认同和接纳臣服还不是一回事。这种认同是与痛苦“狼狈为奸”,它允许痛苦把“我”淹没,并且“我”不知不觉的享受着这种虐待。虽然“我”在表面上对痛苦抗拒排斥,实际上“我”已经与痛苦沆瀣一气,同流合污了,而“我”却全然不知自己与痛苦发生了这样亲密的连接。这种小我,它是以痛苦为食的。“我”只有倚靠痛苦,才能获得存在感。比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当她反复多次向周围的人讲述同样的事情时,甚至到了全镇的人都能背诵的程度,以至于别人对她没有任何同情只有嫌弃,她还是无法停止对痛苦的依赖。这时的祥林嫂是对自己的不幸产生了极度认同的。她以为自己不停的诉说就能减轻心理负担,其实她是真正的逃避现实,更谈不上接纳与臣服了。她的小我会认为如果停止回忆咀嚼往事,那么小我就会饿死,痛苦就是小我活下去的食物。
一旦被痛苦控制,小我就会变得愈发贪婪,需要更多的食物喂养自己,让自身强壮。所以,祥林嫂才会通过不断的唠叨,来制造更多的痛苦喂养那个小我。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同时它也是大脑思维制造的产物。很多心灵导师说,所有的痛苦都是一种幻觉。然而单凭这一句话,是无法让人从痛苦中解脱的。我们还需要其他的方式来获得解脱。
三、小我的衰落
在《恩宠与勇气》一书中,有一段这样的话,我有情绪,但我并非自己的情绪,我能觉察出我的情绪,然而凡是可以被觉察的,并不是真正的觉者,情绪反反复复,却影响不到内在的我。
这里面有一个词叫“觉察”。在两性关系中,我们需要常常对自己进行察觉,观察“我”的情绪,看看“我”是不是在愤怒,怨恨,嫉妒,冷漠,绝望,郁闷等等。这种觉察非常有助于你保持冷静与理智。比如我在和老公争论时,如果我能保持觉察者的状态,我就能立刻发现那个无时无刻不想表现的“我”来,这个“我”得不到我的认同与许可,也得不到喂养的食物。于是那个好胜的“我”,害怕失败的“我”就从争论中被我踢出了局。其实“我”是非常脆弱的,一旦被觉察,“我”就会无地自容。
婚姻的问题大都是两个小我,她的小我与他的小我之间的战争。控制他人,欺骗他人,威胁他人,获得他人的关注,认可,喜爱,或者证明自己是对的,不一而足。如果我们能意识到小我的存在,并放弃对小我的身份认同,停止批判自己,停止批判伴侣,那么我们就能为爱情创造一个平和,干净的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