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心理学书籍,很幸运,是抽奖抽到的;也很开心,原来心理学也有这类浅显易懂的。
这本书是以对话的形式:一问一答,来讲述阿德勒心理学。
整理了4个核心的观点:
1. 目的论。
很多人讲原生家庭,讲因果,因为童年如何,所以现在我如何。而阿德勒心理学讲目的,我如何,是为了如何。
我之前经常认为自己不爱社交,是因为童年看多了老爸的很多饭局,乌烟瘴气的,所以现在很排斥。这是讲因果。而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我是为了拒绝人际交往,害怕和别人处不好关系,而选择不爱社交,不去社交。两种分析可能都有道理,但明显后者,更能让人认清自己,更能给出解决方法去改变。
在后者的思考方法下,阿德勒认为性格可以改变,因为是自己为了某个目的而主动选择了这种性格。
2. 一切烦恼皆来自于人际关系。
因为人没法独立存在,一切的烦恼都有他人。想要解决烦恼,就要学会课题分离。就是搞清楚这是谁的问题。比如父母让考公务员,你不肯,父母很生气。这就是父母的课题,是他们在对你提要求,在干涉你的生活,不能得偿所愿而生气。他们的课题,应该他们自己解决。
不主动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3.建立横向的人际关系。
不渴求别人的认可,因为那是别人的课题。当一个人在意别人的看法时,就会隐藏真实的自我,而去讨好迁就别人,这个过程就失去了幸福,所以也不会对结果感觉幸福。
横向的人际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做到不表扬不批评他人。当父母表扬或批评小孩时,就是站在更高的立场,对其行为进行评价,这都是不平等的。平等的关系是“鼓励”。多建立横向的人际关系,意味着多鼓励他人,多关怀他人,通过关心他人,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有用,来建立自我价值,获得自发的勇气。
4.获得真正的勇气的三个步骤。
勇气不是别人给予的,也不是从别人的口中获取的,只有自己建立的勇气,才有价值,才是牢不可破的。怎么建立?
(1)接纳自己:接纳普通的自己,如果你觉得自己现在是60分的状态,就接受这样的自己,不抱怨自己为什么不是80分,不认为自己就应该是80分。很多人认为自己不一般,将来肯定会做什么大事,在憧憬中不能自拔。而接纳自己,就是接纳此时此刻当下的自己的样子,然后再进行改进。
(2)他者信赖:无条件地信赖他人。把所有人都看成自己的伙伴。对于人,要相信对方是好人,而不总是处于小心翼翼或者敌对的态度。有些父母面对孩子的时候,总会忍不住去提醒和说教,就是把孩子当成了不提醒就会搞砸,不说教就会犯错的不懂事的小屁孩,无意中就带着敌意,总盯着他,不肯放手,觉得他就是不行。信赖他人就是把对方当成伙伴,朋友,建立横向的好关系。
(3)他者贡献:为他人付出,并自己觉得自己对他人有用。这里得是自己主观认识到的“我对他有用”,而不是盼望着别人说你对他有用。只有自己主观意识到的有用,才有价值,才能让你自发地持久地去贡献真实的自我。期待别人的看法,就会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就做不到真正的自我,就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自己掌控自己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最后一点,强调“活在此时此刻”,过去和未来都不存在。过去的已经死掉,只留下一点图像,而未来还不存在,所以只有活在今天,在今天活出自己,才是最有意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