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阿房宫赋》中巧妙的炼字

作者: 温雯二雅 | 来源:发表于2018-12-02 12:01 被阅读50次

    作者:谢尚弦

    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有时候,炼字能达到以几字表万言之意的效果。炼字在《阿房宫赋》中的巧妙使用,对于表现主题意义、凸显细节魅力,都有重要作用。

    下面,我以“蜀山兀”一句为例简要分析炼字在《阿房宫赋》的表现效果。

    “蜀山”,顾名思义,为在蜀地内的山。“兀”,意为“山高而秃”。从表面上看,“蜀山兀”一句是从侧面来说明阿房宫规模之大,所耗木材之多。但若仔细探究一番,这三个字虽精简,但却意味深远,有着“以几字表万言之意”的意味。

    秦朝,一个交通不发达,人力、物力资源匮乏的朝代。统治者建造宫殿应选择附近的山地取材,以节省人力、物力,可蜀地与阿房宫的地址相隔两三个郡,怎么能说是“附近”呢?建造阿房宫又为何要用到蜀山的木材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咸阳附近郡县的树木都已被砍伐光了,统治者不得不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把木材从遥远的蜀山运到咸阳。这其中可能不乏作者的夸张成分,但这短短三个字,便表达出了统治者攫取大量人力物力——“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的荒淫无度,阿房宫所耗人力物力之巨大,人民所受的压迫之重。三个字,言简意赅,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此为炼字之妙用。

    再看“兀”的解释——山高而秃。“山高”,让人联想到蜀地自然环境的恶劣,艰难,李白诗句“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也随之在脑海中浮现。悬崖高耸,石路崎岖凹凸不平,百姓们被征去当劳役,把一根根房梁般的木材拖下山坡;他们缓慢挪着步伐,草鞋早已磨破,双脚血肉模糊,一不留神就会跌下万丈深渊,身后还有时不时横飞过来的鞭子……仅仅三个字,统治者的暴政,对百姓的压迫,便如图画般在我们脑海中展开,使人身临其境——仿佛与作者一起,讽谏唐敬宗,对大兴土木,暴政表示强烈抗议,对深受压迫的劳动人民表示深切同情。除了炼字,什么能使短短的三个字,描绘出一幅图画,还能表达作者强烈的情感色彩?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此为炼字之意境,可《阿房宫赋》的意境怎会止步于此?文章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仿佛都是作者精心挑选的,闲时静下心来,慢慢咀嚼,参透,而后大有所益。

    简评《阿房宫赋》中巧妙的炼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评《阿房宫赋》中巧妙的炼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lj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