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很多家长反馈说,和孩子无法沟通,只要和孩子聊起学校的事,要么换来沉默不语,要么换来孩子满嘴的谎言,甚至有家长反应孩子急了对妈妈吼:“你是个坏妈妈,我恨你,我再也不想和你说话了!”为此很多家长很伤心、很郁闷,明明一心为孩子好,却换来如此对待,关于和孩子沟通上,很多人十分苦恼,今天呢,我想就自己带娃的一些经历和大家聊一聊与孩子沟通的一些小方法吧!
1、 态度平和、立场明确
2、 专注倾听、不打断、不评判
3、 事实描述+情感反应+引导反思
首先呢我们先来谈一谈态度和立场的问题,这方面我感觉平时在家呢我们就要始终给孩子传递一种明确的立场,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事,父母都是孩子坚强的后盾,和孩子始终站在统一战线,我们可以允许孩子犯错,但绝不纵容孩子的任性。例如:孩子如果做了错事,我们可以态度平和、立场明确的告诉孩子,我们对他的爱没有改变,理解他做错事有自己的理由,同时也要让他知道需为自己的错误承担相应的后果,我们把孩子犯错的行为和他本人分开,只有我们接纳的态度和立场,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和他在一起,孩子才能没有顾虑的把他遇到的问题和盘托出,才会愿意和我们说。如果我们是态度严厉的质问,孩子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我们站在他的对立面,他会自动的认为和你说了,不但得不到理解,甚至可能会带来批评和惩罚,基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孩子有可能会选择不说或者是在你的威逼下编一个谎言来敷衍你,所以想要让孩子愿意说的前提条件就是我们的态度和立场。
说完态度和立场,我们再来聊一聊,当孩子愿意说的时候我们如何去听,那倾听的重要原则就是不打断、不批判、要专注的听,必要时做简短的回应:“哦”“嗯”“还有吗”或者是目光注视孩子,关切的频频点头,这样倾听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支持,也能感受到你真心在关心他,当孩子感受到被看见、被理解时,他的情绪才能得到缓解,进而才能让他感受到你和他在一起共同面对问题,也为接下来他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反思有了很好的铺垫。相反,我们切记在孩子倾诉的过程中粗暴的打断和对孩子进行主观评判,,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有时候语言组织能力还偏弱,在描述一件事情时有时候会反反复复说好几遍,甚至是没有什么逻辑性,因此也容易让家长没有耐心,会对孩子进行主观的评价和打断,这样做不仅会打击孩子诉说的欲望,也让孩子因感受到不被理解而委屈和愤怒,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懒得再去向家长吐露自己的心声了,这样也就阻断了亲子间有效沟通的渠道,不但家长苦恼,孩子也很无奈!
第三,我们再来聊一聊,孩子愿意说,我们能耐心听,之后如何引领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让孩子梳理出更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孩子诉说完之后,我们再对孩子说的事件进行一个总结式的描述,然后说出孩子的情绪感受,这样做是让孩子的情绪有一个充分释放的过程,只有他的情绪得到充分宣泄,他才愿意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妈妈听到你说,你打了某某同学,是因为他······这让你特别生气,因此你一时冲突就打了他,是这个样子吗?当我们给孩子的回应是不加指责和批判的描述时,他才愿意去思考新的行为方式。
前面分享了三个小方法,接下来呢,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经历,虽然当时做的还很欠缺,但是给孩子传递的感受是和他在一起共同面对麻烦,所以他也能很快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想出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事情发生在四年前,当时儿子上一年级,那天下午放学,我像往常一样早早的站在学校门口等儿子放学,在看到班主任带着他们班的学生从学校出来时,我很快便在人群中找到了自家的娃,正暗自想着回家做啥好吃的时,听到老师大声的叫着:“请某某家长留下,其他人快速离开!”
我一听叫的是儿子的名字,一边忐忑着,一边快速跑到老师跟前,只见老师一手拉着儿子的衣领,一手拿着班级牌子,很严肃的对我说:“你家娃今天把咱班的小霸王给打哭了,我感觉孩子是不是心理有问题,你最好带孩子去看一下心理医生,平时他腼腆的跟个小绵羊似的,怎么一惹事就是大事?还对我说起马加爵······,让我一定对此事引起重视。”当时周围站着很多看热闹没走的家长在围观,尤其是老师说到孩子有心理问题时,我感受到极大的愤怒和羞耻,我压抑下所有的情绪,先跟老师诚恳的认了错,对老师承诺回家一定问清原因,批评教育。老师看我态度诚恳也就没说什么放我们回家了。
一路上各种情绪折磨的我很难受,我知道如果此刻与孩子沟通,难免会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于是我强忍着自己的愤怒,一进门,先让孩子去看电视,而我赶紧给一个闺蜜打电话,诉说我的情绪,在处理完自己的情绪后,我去厨房边做饭边思考着如何与孩子沟通此事,接下来我很平静的跟孩子吃完饭后,把儿子叫到跟前先是很平和的问:“儿子,今天老师留下咱们说打架的事,妈妈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妈妈觉得你可能有什么原因,无论发生什么事,妈妈都会尽力帮助你的,你愿意和妈妈聊聊吗?咱们一起来想想办法看怎么解决更合适。”
话音刚落,儿子的眼泪就啪嗒啪嗒掉了下来,我又试着说:“妈妈看到你哭了,是不是有很多委屈,如果哭出来能好受一点,你就哭吧,妈妈陪着你。”
听我这样说,儿子哭的更厉害了,我轻轻拍着孩子的后背,默默陪着他,大约过了三分钟,孩子一边抹着眼泪一遍哽咽着说:“某某某今天太烦人了,他抱着我非要来亲我的脸,我觉得很恶心,我让他松开他不松,还要来亲我,我太恨了就把他推到地上还打了他。”
听到这,我明白了事情的缘由,也明白孩子在当时的情形下做出过激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于是我对孩子的描述进行了及时的反馈:“听起来他当时把你抱的很紧,还硬要去亲你,当时你一定特别愤怒,所以才动手打了他,是这样吗?”
“是的,我当时就是很愤怒才打他的。”儿子在情绪被看到之后,接下来又把事情发生的细枝末节对我反复进行了两三遍的描述和补充,当我感觉到孩子的情绪在逐渐平稳后,开始试着引导性的问孩子:“哦,妈妈听到你说平时你们俩还是好朋友呢,那你觉得这个事情怎么处理会比较合适?如果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件,除了打架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吗?”
听我这样问儿子稍稍思考了一下说:“我今天先把检查写了,明天到学校跟他承认错误。”
“嗯,很不错,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承担后果,妈妈觉得你很有担当!除了这些还有吗?”
儿子又想了一会儿说:“下次我就大声吼他,告诉他我很生气,让他放开我。”
“大声吼,嗯,也很不错的方法,还有吗?”
儿子歪着头又想了好久说:“我也可以跟同学求助,让其他好朋友帮我把他拉开”
“不错不错,还有吗?”就这样我和孩子在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讨论后,孩子自己梳理出了很多种除了打架之外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上是在与孩子有效沟通上我的一些感受和想法,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有效沟通的三个小技巧:
1、 态度平和、立场明确。说的是我们的立场态度决定了孩子对我们的开放程度,态度开放了他才愿意说。
2、 专注倾听、不打断、不评判。评判性语言是阻断沟通交流的一大杀手,家长们一定要切记。
3、 事实描述+情感反应+引导反思,只有充分理解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孩子的情绪才能得到释放,也只有孩子在情绪可控时,他才愿意去反思、去梳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