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漫随流水,時間來到三月廿九,这是不太愉快的一天,近日作息有些紊乱,情绪化把生物钟引向了低谷。夜色浮动、霓虹闪耀,午夜时分,燈火明、人未眠,还在微博上回顾徐老师當年在美國學導引術的故事,這是剛發的博,內容還是原來的講過的內容,轉眼十年都過去了,那個關於“頭上生瘡,腳下流膿”的傳說依舊鮮活感人。翌日醒來已是四月初一(5月15日),第一件事就伸了個大大的懶腰,雖然晚睡,還是恢復了很多精力,突然發現左腳有些不適,本以為是伸懶腰無意中拉了哪跟筋一下,也就沒太在意,直到起床下地居然左腳踩到地上都有些疼。無奈只有放棄今天的晨練,洗漱后做了一番仔細檢查。左腳大趾和第二趾連接處狠疼、拒按,深按后痛不在骨,而在皮與骨之間,略腫、發硬,輕輕掰開大趾,第二趾內側有一道小裂口,不淺也不深,附近還有幾滴凝固的微淤之血黏到了大趾內側,創口里貌似還有新鮮的液體將出未出。聯想起昨天下巴上剛冒出一個大大的痘痘,再想想昨夜那個“頭頂生瘡、腳下流膿”的“鬼故事”,彼時彼刻,心情著實難以言表……
要是換做從前,想起的第一件事應該是消毒。而現在關心的要緊事變成了要不要繼續灸,因為這個疼痛的位置不偏不倚正好是近期很長一段時間灸感最為強烈的位置,無論是灸印堂、膻中、神闕、陰交、關元等等,灸感都是不約而同地跑到這個倒霉的地方。經過權衡,為了繼續驅邪外出,還是繼續灸,為了防止一直往下走的灸感會變道、掉頭,暫時還是保持遠端取穴,繼續按平時的位置來灸。
微微跛著左腳過了兩天,每天保持2小時灸量,到第三天單獨掰開大趾不再那麼痛,創口也有一些即將愈合的跡象,然而依舊是那一塊地方踩不到地上,還是壓痛,還是拒按。這個不知哪裡來的傷居然持續了三天,終於還是沒有穩住,下午就果斷就近取穴,在太沖附近有一些灸感,灸處不熱,疼痛的部位整體都發熱、發燙,1.5小時以後灸感變得很弱,順勢停灸,不再理會。第二天醒來都忘記了這事,洗漱后才發現居然已經是正常走路了,試著用力踩一下,似乎只有隱隱的酸痛,痛去八九,此事就此作罷,不再糾結,又可以繼續暫停了4天的混元一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