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花溅泪

作者: 墨砚琴子 | 来源:发表于2024-04-24 07:37 被阅读0次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是杜甫的名作之一,是中学生必背古诗,年少时我也曾背得滚瓜烂熟,但对于诗作背景却是一知半解,甚至是摇头晃脑,不亦乐乎。

时隔几十年光阴再度拾起,认真背诵,仔细品读,联想起安史之乱期间,杜甫以及众多唐代诗人的悲惨遭遇,又推而广之,想到那些乱世中飘零无依的普罗大众,真是百感交集,更能深切体会那种大厦将倾的无力感和妻离子散的忧思。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乱世之中忧思成灾。

安史之乱始发于755年12月,次年6月,潼关失守,唐玄宗带着杨贵妃等一众宫中亲信宠臣凄惶出逃。被君王抛弃的王孙贵胄、平民百姓,陷入巨大的恐惧中,纷纷关门闭户,各寻出路。杜甫侥幸逃离长安。

长安城拱手落入安禄山叛军之手,烧杀抢掠,无所不及。长安城陷入白色恐怖中,每天上演着生离死别的人间惨剧。血雨腥风,哀号遍野。

国难当头,权衡利弊,躲在四川避难的玄宗无奈授位太子,756年7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建立肃宗新朝廷。

原本已安全逃离长安城的杜甫,听闻此消息,热血沸腾,从小立志报效国家的他,岂肯躲在安乐窝中。

他毅然告别家人,冒着生命危险前往灵武投靠肃宗。但这次,幸运之神没有再光顾,途中,他被叛军抓捕,押回长安城。

所幸他在玄宗朝只是一个八品芝麻官,当时诗名也不够响亮,相比叛军抓获的一大批如王维等达官贵人,实在无甚价值。

于是,他竟奇迹般地逃过牢狱之灾,像普通百姓一样在叛军魔爪下的长安城流离漂泊,饱受身心煎熬。

这首诗就写于757年3月,暮春时节。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长安城依然在,但,已落入叛军之手,国破家亡,人心惶惶。家家户户,门庭萧索,杂草丛生,细柳新蒲为谁绿!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触景生情,回忆往昔的繁华,不禁潸然泪下,滴落在朵朵春花上,花叶犹有情,也斑斑点点,哽咽无语,唯有杳杳凝望,相顾垂泪。

在这乱世中,今朝所有的别离,都可能是死别,“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春日里的啁啾鸟鸣本俏皮可爱,现在听起来却像报丧的钟声,伤别离,断肠人,不忍卒听。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鸿雁何时至,家书几时达。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唉,这样的日子还要等待多久,何时才能迎来胜利的消息。愁白头,不胜簪。

相关文章

  • 感时花溅泪

    哭的含义是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还发会出声音。 它既是人类生理情绪的一种表达或表露,亦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

  • 感时花溅泪

    今早起床,睡眼惺忪的坐在床边缓劲。待到眼睛完全接受清晨的曙光,就被床边梳桌上的那几支玫瑰花惊艳了。橘粉色的花瓣傲娇...

  • 感时花溅泪

    读经典,写经典。 春望 唐 杜甫 裴洪顺书 隶书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

  • 感时花溅泪

    读经典,写经典。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感时花溅泪

    那些春天开过的花儿 以千丝万缕的缠绵啊 想绾住春色 惊闻 落花成蔻 我是那假装迷路的蝴蝶啊 轻吻残红不忍归 那些跋...

  • 感时花溅泪

    今年这个春节特别漫长,从白雪皑皑到细雨纷纷,不觉间在家休息也有一月余了,这段时间想了好多事情,从工作到生活,...

  • 感时花溅泪

    看完纪录片大明宫,对唐朝对唐玄宗杨贵妃长恨歌都有了些新的认识。 从史料记载来看,杨贵妃从未对权力产生过兴趣,也从未...

  • 感时花溅泪

    《殇花》 ——路过 赏遍百花秀 春尽不知愁 举镜摆姿色 不觉花泪流

  • 感时花溅泪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有没有经常因为一点场景感动的泪水欲滴?有没有被别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突然触动?有没有看到影视剧中...

  • 2019-07-28

    勿施于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时花溅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nw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