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学期开始,语文老师要求孩子每个周末都要写一篇周记了。于是开启了女儿小学生涯的新篇章。对于平时写作文都要掉几滴眼泪的女儿来说,这是头等大事。
于是,“周记写什么?”成了女儿的头等大事。这像一座横亘在她面前的大山,只有写完了,才能算是成功跨越。
大家都知道,写作最重要的是选材。好的素材是一篇佳作必不可少的。
开始,我经常提醒她,要注意观察校园里的有趣的事情,写下来可以当做一篇周记。但是,对于连午饭吃什么都会忘记的她而已,这,确实不容易。
于是乎,很自然地,我成了她第一个求助对象。
很多次,她坐在书桌前,拿起笔来准备好些了,但是脑袋空空如也。我就搜肠刮肚,努力回忆她本周回到家告诉了我那些或者开心的、难过的、搞笑的事情。然后等她从中挑选一个出来。不过,如果不特意记下来,往往到了周末,我也是脑袋空空的。她就很烦躁,虽然明明是她自己的事情,别人记不住,她还埋怨。我更烦躁,明明是她的事情,我是帮忙的,帮不了她还不高兴。
一次,实在没辙了。老公灵光一现,说据他所知,很多作家在没有写作素材的时候,就造素材。不妨我们也造素材吧。正好是春天,他们锯开了一只葫芦,将种子掏出来,种在了一只盛海鲜的泡沫箱里。于是就有了女儿的那篇种葫芦的周记。当然,结果是不需要考虑。最后,经过时间验证,那个葫芦一定是煮熟了的,一颗葫芦苗也没有长出来。
不过这样的方法只能用一次,下次就不灵了。例如,一次端午节放假,因好久没有出去了。去黄岛小珠山玩来一天。女儿爬山爬的很欢,一处山顶,看着满山的杜鹃,错落有致地点缀期间,很是富有诗情画意。我当时还想,这一个绝佳的素材,女儿一定会非常喜欢,对此很期待。
结果当要写周记的时候,女儿却不选这个。原因是,每次学校春游、秋游以后,回来都要交一篇周记,她都写腻了。好心伤,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一个素材。
一个周末,又到了那个写周记的时间,女儿问,爸爸,出去玩玩吧,为我的周记找素材。听后,我和老公对视了一下,然后大笑。谁信啊!
不过,五年级开始就好多了。现在素材不太需要我替她找了。自己可以把握了,并且还能对所有素材进行对比,会选择更好写的素材了。
除了对素材要求严格,她写起来也非常卖力。
刚开始写周记,都成了我们家的一大亮点——那就是超强的“定力”!写不完屁股绝不会离开椅子!她对自己要求很高,不想好思路,绝不动手。
一次,和她很愉快地商定好要写作的素材及写作时间以后,她胸有成竹地马上就动笔写了。结果差二十分钟到预计时间的时候,我满心欢喜去查看结果。当看到她本子上只写了开头几句话后。我当时那个心情,仿佛心中真的有一个色彩绚烂地大气球,“彭”地在我眼前爆炸了一样,心里别提多堵了。
把这个结果,告诉了老公,满心以为正义肯定会从他那里会得到伸张。
结果,他停下手中的活儿来,不紧不慢地、不轻不重地说了一句让我至今难忘的话,“你还挺能坐来!”
我顿时忘记了前面的痛,哈哈大笑起来!当时我就感慨,哎,有其父必有其女啊!此生无望了!不过现在想想,那句话温柔却不乏力量。在保护了她自尊心的情况下,让她继续写下去。
不过,从此,老公完全俘获了女儿的心,并且成了女儿的保护伞,一把抵挡来自我的“狂风暴雨”的保护伞。
现在她的周记完全可以独立完成了。期中考试之前,有几篇写的很不错,老师评价很高。一直都对她的周记很期待,每次当她开始写周记了,我都会满怀期待地鼓励她,“期待你的‘大作’吆。”她会很轻松地回复我,“好的,妈妈”。不过最近,感觉她在体验了周记给她的带来的乐趣以后,往日的鼓励已经不能激发她写作方面的活力了。或许她开始学会偷懒了。因为现在对她而言,稍微写写,就能写个四五百字了。不过质量有待考量。这不本周末,她的周记就很流水账地写完了,写的是最近弹吉他的事。我原本想,她能从自己的练习中,悟出点关于刻意练习的道理来,没想到她就是把自己大赞特赞了一番完事——她表扬自己从来都不吝啬,最近还经常对着镜子说,我真美。每次看到她照镜子,我就头大。对于这次的周记,在我看来,除了结构出彩一点,其他并无可圈可点之处。没有了往日的热烈赞美,我很平淡地说了一句,白开水。她很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但是还不甘心,大喊,爸爸,你快来看看我的周记怎么样?于是换来了一顿没有实质内容的“彩虹屁”式的夸赞。哎,可别说,这个“彩虹屁”有时候还就不可或缺。她需要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