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盘古AI。
古代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从隋代到明清,有1300多年的历史。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可以分为四个等级:
1.院试:也称“童声试”,为地方科举考试制度,考试没有年龄限制。参加者要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通过院士之后被称为秀才。
2.乡试:乡试是在明朝和清朝期间每隔三年举行一次的地方考试。因为这起考试是在8月份举行的,所以也被称之为“秋闱”。参加者主要是经过院试的秀才。在乡试中中榜者被称为举人,获得举人之后才能有做官的资格。第一名被称为解元。
3.会试:一般由获得举人资格的人参加。在这里中榜的人就被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员,第二三元称为经元。会试又称春闱或礼闱<rsup>1</rsup>,发布的榜称为杏榜。
4.殿试:殿试是天子亲策于廷,被视为“抡才大典”。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殿试为科举考试中最高一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