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霜降,想起了《红楼梦》第七回写到的薛宝钗所吃“冷香丸”的制作,霜降也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当时是薛宝钗向周瑞老婆介绍冷香丸的制作过程和服用方法,下面挑紧要的抄一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98785/2e120dc12fc73f84.jpeg)
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末药一处,一齐研好。
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丸药,再加蜂蜜十二钱、白糖十二钱,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罐内,埋在花根底下。
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都说《红楼梦》里包罗万象,中医文化也是其中一样,也出现了好几个药方;不过,如果真的要按照宝钗所说的程序来制作这药丸,不说如宝钗所言“琐碎坏了”,“巧”也巧不到那个程度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98785/25e52d0bf5ccdec4.jpeg)
一是从春至冬未必那么巧都能药料齐备,如周瑞老婆质疑的“倘或雨水这日不下雨水,又怎处呢”;二是为啥非都是“十二”而不能是“十”或“十三”等等呢?太“玄学”了。
所以如果现在真有依方制作冷香丸的,曹公地下有知恐怕是要笑话的;如果真有卖冷香丸,那百分百是对骗人的,除非是凭如今的高科技,在大棚里模拟出一年四季诸要素生产出来的。
就说这个霜降节气,名为霜降,温度却达16—28摄氏度,你想见点踪迹都没机会,不用说要十二钱了。
古今气候的变化太大了。
相对应的,与这个节气相关的一些活动也慢慢消失了,比如我们江浙一带,古时原有“迎霜降”活动。江苏常州武进教场演武厅旁的旗纛庙有隆重的收兵仪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98785/41638b1707e1a53f.jpeg)
“霜降节祀旗纛神,游府率其属,枯盔贯铠,刀矛雪亮,旗帜鲜明。往来于道,谓之‘迎霜降’。”
浙江杭州富阳也有类似活动:
“霜降前一日,县令命捕职查点民壮保甲,扬兵大道,民多往观,谓之迎霜降。”
立春开兵,霜降收兵,仪式感很强。
古时还有“围场”活动,就是狩猎。霜降时节,山间各种飞禽走兽都已相当肥硕,且草木摇落,鸟兽不易躲藏,非常适宜打猎。各类影视剧也常展示皇家围猎,根据猎物多寡奖赏优秀子弟。
以上活动都不复存在了,不然凭着现在的交通条件,到常州武进、杭州富阳赶赴一场盛会不在话下。
不过也有活动得到保留。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98785/10f776c0d37cb2c7.jpeg)
比如吃柿子。霜降前后杮子成熟了。除了皮薄肉厚,味道鲜美,柿子还具有药用价值,能润肺清热。俗话说得更形象:“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同时,秋天杮子树叶掉落,杮子挂着树枝上如一个个灯笼,本身也极具观赏价值。有讲情调的朋友还特意到山中寻找,不为吃杮子,就为看杮景。
此外,霜降也是赏枫赏菊的好时节。
枫叶遭霜冻过后,叶子红如火焰,此时观赏,我们八九不离十会想起打小背熟的杜牧那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当此之时,能去南京栖霞山、苏州天平山、北京香山的朋友有福了,那里的枫景闻名天下。
而如果没这样的机会,也没关系,只要留心,我们的身边,其实也处处皆见美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98785/a0d9aaa99ae8630b.jpeg)
菊花也正开放,据说霜降过后的第一场霜又被称为“菊花霜”,可真够有诗意的,试问朋友你有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呢?
对于霜降,朋友有什么值得分享的事呢?欢迎留言讨论!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