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1102-20201108朋友圈思考

20201102-20201108朋友圈思考

作者: A罗小布 | 来源:发表于2020-11-09 09:26 被阅读0次

20201102-20201108一周朋友圈思考

▎ 全文3486字,需11分钟

001 学习做不到知行合一 就是玩物丧志

002 硬件+耗材 创新模式

比如你是买洗手液产品的, 当消费者洗手液用完时,下一次是否购买你的洗手液,不确定性很高。

如果你能提供一个全自动的、 无接触的洗手机(把手伸上去,自动出定量的洗手液),消费者在每次用完洗手液时,大概率会再次购买你的洗手液,他会在心里下意识的认为,这个是配套的。

不仅解决了洗手液销量瓶颈,同时也增加了用户粘性,还会因为洗手机的创新硬件,吸引更多的用户入局。

这样的创新模式很多:打印机+墨盒、净水器+滤芯、电动牙刷+牙膏、灭蚊器+灭蚊液 ……

认真去观察小米的生态链,会发现,大部分的日用品创新,都是这类模式 ,在原有日用品的基础上,给你一个硬件,让它们绑定一起。消费者在购买耗材时,内心就会不加思考为耗材「续费」 因为这个是配套的,这个是原装的,这个理由有无穷大的说服力。

医院服务,消费者对医疗,基本不太了解 ,对医生水平完全不了解,这种生意模式而言,用户推荐和口碑格外重要。

003 为什么大家都在追求极高性价比?

父辈人口基数大,人们更多的是群居、街坊邻居式的生活方式。

购买一个商品除了满足基本需求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炫耀,给周围的人看、说,凸显自己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他们就特别喜欢买「牌子的」。

因为品牌产品让他们能获取到更多的炫耀属性,这叫炫耀性消费。

现在 Z 时代到来了,最大的特点是「宅」,公寓、小区的生活方式。一层楼住了几年也不知道邻居长什么模样。

炫耀性消费逐渐的转化成了私人性消费,买一个产品在功能不差的情况下,价格合适就好,不一定是国际大牌,关起门自己用起来舒服就好。

国潮品牌的崛起,也许有一定这个因素。

我发现更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经常遇到的对话是「我这个和你功能差不多,只是品牌不一样,这个便宜一半」

极高性价比又成为了炫耀的资本。

004 获客成本的原因,以下 3 种组合是比较科学的:

① 老产品卖给新用户
② 新产品卖给老用户
③ 新产品卖给新用户

005 华与华方法里面经常提到一个词叫「品牌资产投资」。

只要是品牌的名称、Logo、等 VI视觉符,不停的在消费者眼前出现,就是在投资吗?这并不一定是在投资。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对品牌价值投资理解角度应该是这样的。

在消费者心中,给每个品牌开了一个账户。每一次好的体验、每一次看好的广告、营销方案,都会在消费者心中的账户上+1;每一次投诉、每一次不好的体验,都会在消费者心中的账户上-1。

直到消费者心中这个账号的品牌价值余额,积累到一定体量,自然地就触发了购买行为,也就是商家心中的流量变现。

所以,在消费者心中,对品牌利好的行为,商家要多做。同时也有另外一个问题,一个广告的投放,有些人看好,就加分,有些人觉得恶心,就会减分,商家需要去照顾绝大部分人的审美观,确保最终核算时,品牌资产是正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朋友圈很多人发广告的策略,是不是很搞笑?刚刚认识就来广告,你只看到别人朋友圈带货能力强,但你没看到别人在「品牌资产投资」这样一件事情上持续了多久。

品牌价值,只有在消费者心中积攒到一定量,才能变现一次,每一次变现又得消耗对应的品牌价值,且不能持续的变现,持续变现消费者慢慢的会给你减分。

所以要把握好节奏。

006 万圣节的当天晚上,我去了游乐场现场,发现绝大部分的游客(化妆装扮,深度参与的人群)、兼职、工作人员是 00 后。

回想,最大的 00 后已经 20 岁,有一定消费能力的、能自己做主张购买大件商品的,依是大学在校生和在社会上闯荡多年了。

相对于 90 后,他们目前的财富积累要少一些,但真不能小看这些后浪,要知道,这是大多精准聚焦的年轻人群体。

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强,而新的市场增量,主要集中在年轻消费者身上,赢得他们的青昧,就意味着能够打开更多市场。

这个市场的打开,是在他年轻的时候,脑海中种下的种子,在多年以后会生根发芽,就像我们常说的,中年喜欢听的歌曲,能完整唱完的歌曲,基本是上高中的时候埋下的种子。

小米当年所谓的为发烧友而生,其实就是为这一群在校大学生,刚刚出生社会,没钱的年轻人定位的产品,极高性价比手机,获得了他们的支持和青睐。

而现在,这群人适应了小米系统的审美和逻辑,他们也渐渐长大,为人父母,他们有了更多的收入,在面对家庭装修,家庭开支时,在面对小米整个生态布局的时候,他们很自然就接受了小米的生态(米家)的周边产品,成为了小米生态系统的消费的主力军。

现在00后的爱好、习惯、生活方式比较特殊,但我不会去排斥,我会想尽一切办法的靠近,去理解,去适应他们。

就像一个脱口秀演员说的,他的奶奶永远无法理解,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晚上不吃晚饭,但半夜 12:00 起来看吃播,一边看还一边吞口水是怎样的一种心态。

不懂就去问,就去靠近他们,也许在未来 由于你比别人懂得更多,而更了解这个市场 。

我把抖音归类为学习软件,是我的视频版百度,只用于搜索,你们呢

007 双十一到来,各大平台都在搞活动,我也顺便看了下,有没合适的书单。

在朋友圈(部分可见,同事为主),晒出了购买清单。

7 本书,400 多块钱,今天追加了 3 本。分两次下单,7 本和 3 本书,差不多600多块钱。

最后追加的 3 本是昨天知识星球的星主赠送的。

通常他们只知道我聊的话题和故事多,很少在其他地方听说过,我特别会说和能写,所以愿意和我聊天,不知道我每天的文字摄入有这么多。

我把「读书」看成一个宏观的话题:不局限于看实体书和电子书。

包含购买的付费课程、付费文献、有价值的公众号、社群等。

每天的摄入量是比较杂的,很多人没有合理的去分类,就导致看着看着就厌了,无法战胜自己的舒适区。

如果我们把这个「读书」比作一颗大树的话,我的分类方式分享给大家:

一、读书:树干
主要是纸质书和电子书,或者更准确的描述是,出版社出版的真正的书籍。

树干只有一个,这是所有知识源泉,一个周期内专心啃一本。所有的信息可以在这里系统地找到出处。所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多,主要精读为主。

二、付费文:树枝
主要是一些付费社群、得到APP等付费平台的付费课程、付费文献。

树枝有多个,这是为了在更多的细分领域,有更好的补充和深入的了解。也为 树干 传输必要的营养。

三、公众号:树叶
主要是零碎时间阅读的一些资料:比如微信公众号、知乎、豆瓣、微博等平台。

树叶无穷尽,感兴趣的都读,让自己不至于在众多热门事件中脱节。

树枝的营养液可以更好地输送到树叶,能看到别人不能看到基本面。不要只看表面,而能看到本质。

同时要遵循有阅读必有痕迹的原则,每一次阅读都会留下摘要,学完一门课程,哪怕只有一句话对我有用,那这句话就是我的收获。为后续的输出做好准备。

以上是我的分类:树干、树枝、树叶,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008 前几天给大家分享了,关于母婴店的定位:

我们不做母婴垂直品类,我们做母婴人群,做宝妈的终身烦恼解决方案。

最近在另外一个角度,有一些新的思考。

应该和传统母婴店拉开差距,这种差距如果纯粹是在产品价格上,SKU 上的话,那是没有竞争优势,没有护城河,没有溢价能力的。

我们应该在服务质量、客户互动、提频上,做大的创新和突破,这里的大创新和突破主要指的是和其他店面。不在一个维度上玩儿,我们自己创建赛道。自己来领跑。

先给大家来一个小小的例子,比如说你是做家装产业的。大概率情况下,我在你这里买了家具,我在未来的 5-10 年,甚至终身不会和你再去的联系。也就意味着这个老板做了这个客户的一次性买卖。

但如果在销售的当天,我不计成本的每年赠送你一次,洗沙发套、洗窗帘、全家保洁、洗油烟机等服务项目。也就意味着我每一次上门的服务,我就可以把店上最新的活动,最新的款式,亲手送到您的手上,同时对我的品牌做了一次次曝光和品牌资产的投资。

在未来的几年当中,总有一次,客户觉得亏欠这个人情,身边的朋友或者自己家具的老旧,产品的不够时尚,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我们,那我们和客户之间就已经建立了一个从低频变成高频的转化。

在这个过程当中,只要有一次转化,有一次传播和介绍,就不会亏本。

就像自助餐,50 元随便吃,但是你又能吃多少?客户就会感觉很划算。即便每天晚上有一两个人能吃回成本。但总的一个月一年下来,是不会亏损的。

之前强调的不计成本的为客户服务,是一种服务理念。我们应该做类似的不计成本,不是真的不计成本。为宝妈解决烦恼,带娃过程中,我们所能想到的所有烦恼。

比如全职宝妈的烦恼,在家不好玩,需要带孩子出来,为了防止孩子坐摇摇机,买玩具,就会有意的去避开母婴店。

比如我们的奶粉用户或者尿不湿用户,直接明确的告知,购买我们的产品成为我们的用户以后,能享受以下权益。

① 每个月无限量的坐摇摇机。

② 购买玩具成本价。

③ 每月赠送优酷会员、账号腾讯会员账号。

……

我相信每一个宝妈看到这些诱惑,肯定会心动,因为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些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你和我建立联系,是解决你所有的烦恼,而不是一次性买卖,不再是每一次的购买,因为价格问题和你讨价还价的沟通。

这些烦恼我们要不停的去挖掘,不停的完善解决方案。

我们要做的就是,当她有孩子的这一生当中,每当遇到困难,遇到问题,遇到烦恼,第一时间是想到我们有没有整套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是为了买一个产品。

如果我们为了规避风险而不去做努力或尝试的话。我们永远只有坐在那里等客户上来。

想一下现在整个互联网时代,整个疫情。所有门店的压力有多大?都在抱怨,不如我们主动出击。

如果我们产品的利润永远来自于成本和售价的价格差的话,做起来真的很吃力,真正赚钱的生意,都是认知溢价、品牌溢价、服务溢价。

来店面次数多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冲动性消费自然就会产生,也许是「还人情」。只要我们有客户转换和传播就不会亏本。

从长远来看,我们和客户建立的联系,互动性。会逐渐的根深蒂固,因为这是战略性的,长远的挖护城河。就像海底捞你永远学不会,你看到的是表面的不计成本变态服务,我做的是给她整套解决烦恼的成熟方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1102-20201108朋友圈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xl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