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乔布斯都不让孩子玩手机”的文章随处可见,这位创造了苹果手机并被誉为改变了世界的人,居然不让自己的孩子享受高科技的成果?让一众吃瓜父母大跌眼镜,对让孩子“放纵”的看电子设备的行为感到焦虑不已。
可年长到70、80岁的老人都随身携带的手机等电子设备,我们如何才能不让孩子爱上它?
明知宝宝玩手机不好但拗不过他哭闹
“我也知道手机不好,但是即使在家中也免不了会拿起手机买点东西,处理点事情,孩子看到就要玩,一玩就停不下来,几岁的小娃娃开机锁屏玩的66的。
真不敢在家拿手机啊!天天上演“抢夺大战”,抢走就哭闹不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相信这是很多家庭出现的共性问题,2岁多的宝宝已经开始知道手机有趣了,缠着玩手机,家长不知道如何是好。
特别是网络铺天盖地的玩电子产品对宝宝的危害极大的消息一出,更是人心惶惶。
由于齐妈工作比较繁杂,也会在家中不自觉地拿起手机处理起工作。两岁多的齐齐每次见到齐妈玩手机都会不自觉地和齐妈争抢。
起初齐妈也并没有特别的在意,玩一会儿就玩一会儿把,齐齐还是会很自觉地听话放下手机。
但是齐妈忽略了家里除了齐妈的手机外,还有其他人的手机和电子设备在,于是齐齐在齐妈的忽视下开始大肆接触起电子设备来。
“看这孩子聪明,开机关机都会了,还会自己找喜欢看的东西”齐齐姥爷有一次很自豪的对齐妈说起。
从这以后齐妈开始关注齐齐玩手机的进阶变化了。
从可以自觉地放下手机发展到和家长抢夺,到最后开始哭闹索要手机。这一变化仅仅发生了两个月,一部电子设备就这样让齐齐如痴如醉了。于是,齐妈开始思考2岁多孩子的心理,开始寻找解决办法。
2岁多的孩子讲道理有没有用?
“看手机对眼睛不好,不要看了”
类似这样的说教方式,就像老和尚对小和尚说的那样,山下的女人是老虎。可是小和尚一下山,看到女人之后告诉老和尚,我还是喜欢老虎。所以即使家长能够不厌其烦的说教,孩子依然会我行我素。给2岁多的孩子讲大道理,就像老和尚念经,没有用。
暴力管教和语言威胁管不管用?
“这么小看手机,再看打你屁股”
“你要是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
“你要是再这样妈妈就不爱你了!”
一个是身体的伤害,一个是心理的伤害。
要问哪个杀伤力更大,只能说不分伯仲。
在权威的拳头下,弱小的孩子只能选择顺从,随着孩子自主意识和行为的完善,孩子能自己完成越来越多的事情了,从过去的只能乖乖听话,慢慢的就会演变成自己偷偷去做,甚至长大成人后和家长暴力相向。
而那些动不动就用语言攻击孩子的家长,也许无法意识自己的语言杀伤力有多大。孩子6岁前最需要建立的就是安全感,当你动不动以语言恐吓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内心负担是非常重的。
齐妈接触过一个案例,妈妈对2岁多的儿子边说我不要你了,边将孩子往门外推,吓得孩子赶紧抱起妈妈的大腿,使劲儿的道歉。孩子虽然不敢了,但是当天晚上就发烧了。
暴力下的孩子长大后的逆反会更加严重,而语言威胁下的孩子会变得唯唯诺诺、谨小慎微。
学着了解孩子用正确的方式指引
2岁多的孩子处于安全期建立的阶段,这个年纪的孩子正处于人生中第一个叛逆期,也处于希望高度被关注的年纪。
齐妈开始关注看手机时大人的状态,那种状态就像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无视周遭而全神贯注。
当我们这种状态出现在孩子的眼前时,我们给孩子发出了一个信号,“这个东西很有趣”,“我喜欢看它,别打扰我”,“有了它爸爸妈妈都不再理我,那我就去抢它”。
而对于齐齐来说,抢夺手机的关键点不是手机多么好玩,而是有了手机大家不再关注他和他玩了。所以,当齐齐再一次来抢夺齐妈的手机时,齐妈抱着齐齐说:
“齐齐来了,妈妈就不看手机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不知道”齐齐好奇的看着齐妈
“因为比起手机妈妈更爱齐齐,所以齐齐来了妈妈就不看手机了,你看,妈妈放下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从此以后家里再也没有抢夺手机的事情发生了。齐妈依然可以在家处理手机的工作,只是当齐齐来了以后会听到这个小家伙大声的说”齐齐来了,妈妈就不看手机了“,当齐妈放下手机以后齐齐便心满意足的又跑开了。
为什么同样的方法我们家不管用?
齐妈非常喜欢日本的一首歌,叫「世界に一つだけの花」,中文直译的话叫世界上唯一的花,说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所以,教育理念和方法千千万,为何我们家不管用,因为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没有哪种教育方法是具有普世性的,所以家长要做的是学会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你被孩子研究的透透的时候,自己还在做迷糊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