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么时候可以独立去上学?你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上学吗?】

才上一年级的儿子,开学没两天,很自豪地告诉我,他可以自己去上学了。
为了满足他那点独立自主的小心思,我决定放手让他体验体验,自己也落的轻松自在。一切似乎进行地都很顺利,每天放学,我都能看到他开心快乐的笑脸。
可是,我才爽了没几天,儿子就低头纳闷地央求我说:“妈妈,明天你能不能陪我去上学?”我本以为他遇到了什么麻烦,原来,他只是觉得自己一个人上学太无聊。儿童的心理需求,不容忽视,我不得不又开始了陪娃上学的节奏。

孩子独立上学,这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话题。有主张让孩子学会独立的家长,也有存在各种顾虑的家长。但孩子始终都要独立面对上学这件事,所以,晚放手不如早培养。
那么家长该如何铺垫、引导,帮助孩子独立上学呢?
1、根据年龄阶段及能力程度,判断是否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上学。
尽管大家的看法各有不同,但学校和家长的普遍认知是,孩子从三年级开始,可以尝试独立上学。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观察力、应变力、专注力等都已达到了相应的程度,能够满足独立上学的条件。
2、根据学校与家的距离,综合考虑安全因素后再做决定。
距离越远,不安全因素越多。
对小学生而言,步行十分钟左右、穿行马路比较少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逐步独立上学。如果通行时间较长或者交通比较复杂,那就需要慎重考虑。
3、提前训练,逐步放手。
放手让孩子独立,绝不等于撒手。孩子独立上学前,建议家长在以下方面做足功课。
①多次陪伴,熟悉路况
②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突发事件安全应对等。
③监督尝试:可以从短小路程的放手开始锻炼孩子,逐步加大路程。同时,前几次放手可根据情况进行监督跟踪,以确保孩子安全达到学校。
④做好联络保障:定位手表能够帮助家长确认孩子的移动信息和安全状况,紧急情况时还可以及时联络,是联络保障的不二选择。
4、做好心理调适:
当面临新的挑战时,无论大人和孩子都需要一个心理适应期。这时候,家长更需要多跟孩子交流感受和想法,以便随时捕捉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予以调节,而不能图自己轻松,就强行要求孩子独立上学,或者陪伴到老、孩子始终无法独立。
5、特殊情况
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生活背景等都不大相同,所以在独立上学这件事的处理上,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判断。

儿子的独立出行训练,早在幼儿园大班就已经开始了;并且上个学期,我也几次尝试放手让他自己上学。所以,在生理能力层面,儿子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但是,对于年龄尚小的他来说,妈妈的陪伴会让他更加安心,所以我也就不能急于求成。
每天陪伴儿子上学放学的路上,他总有说不完的新鲜事儿。这种亲子连接的欢乐时光,就是最美的当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