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8号床位的病友出院,一位朴实的农村妇女,和我们朝夕相处十三个日日夜夜。临别时我们像老朋友依依不舍,我把她送至门外,挥手道别。
育有四个子女,来自彭店的8号病友。她喜欢穿红色绵绸上衣,虽然子女都在新疆工作,却也做得风生水起。她很少谈她的孩子,护工买给她的饭菜从未说不好。曾经的九号闹腾得整夜睡不着觉,她也没怎么说人家不好。
熟悉了以后,她只向我请教如何把手机声音调大一点,因为每次来电她听不到声音。这对她来说十分重要,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每天有子女和她通话视频,这样她每天吃什么药,饭吃了些什么,孩子们都清楚。她的女儿媳妇也时常和她视频。对话我们也能听得清清楚楚。听他们的对话很是平常,彼此关心问候,逗逗孩子,其乐融融。丝毫感受不到她们相隔几千里之遥。
母亲久病卧床,每次大便如一场考试。我们要将母亲携抱坐起,再穿上裤子和鞋子,这才卯足劲再将母亲搬到坐便椅子上。一室之内,隔壁临床,虽有隔帘,实属尴尬。她并无怨言,似乎这一切对她来说都不算什么。
我家人口众多,往来亲戚也很多,时常有人前来探望,将母亲的病床围成一圈。往来嘈杂寒暄不绝,十分叨扰同病房的病友。医院是一个开放的环境,虽有门却常开;虽有白天黑夜却时常吵闹。病友们时常要趁着白天稍微安静下来时休息一下。如果这时正好有访客,难免唏嘘不已;再有多年亲戚不曾见面更是激动备至,这时如果正逢病友们吃饭或休息时,多有影响她们。有两次她看到我们那么多人,便和护工悄悄走出房间,在走廊中找个地方用餐。每次走过她曾坐过的拐角所在地,总能涌起一阵温暖。
遇到这样善良又善解人意的病友,实属幸运。这天出院,医生又走到她床前,问她还有什么需要,末了跟她说你儿子那么出色,要不要出院全看她的意思。没多久一位身材高大手脚利索的男士走到病房,恭敬地对她说手续已办好,并请她指示是否现在离开。她很平静地向来人说走吧,和病友说话并无两样。这样的人如何不受人尊敬喜欢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