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1岁的儿子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看到的军事天才人物诸葛亮的形象是这样的:运筹帷幄,足智多谋,胸有成竹。对于千百年来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儿子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诸葛亮诡计多端,阴险狡诈。儿子为什么有这个立场呢?因为他觉得站在曹操的角度来看,诸葛亮并不是一个友好的形象。这里边有一个框架,对于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来说,他们的利益不同,诉求不同。对于刘备集团来说,诸葛亮是运筹帷幄的智慧型人物。对于曹操来说,诸葛亮就成了阴险狡诈式的人物。
作为普通人来说,我们评价一个人很容易站在原有的框架上来看这个人。那我们解决问题呢,也很容易站在我们既定的框架,很难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进行解决。
《工作的原理·解决问题篇》中,作者提到了一个概念,零基思考,就是从现有的框架中摆脱出来的思考问题方法。
《工作的原理·解决问题篇》,作者是日本的斋藤嘉则,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工作的原理解决问题篇,最早出版于1997年1月至今,发行已有20多年,书中作出作者提出的解决问题,已成为每一位商务人士都要掌握的基础技能,这本书曾经重印过35次,成为了畅销书中的常青树。
作者曾任麦肯锡的管理顾问。现在为大型企业的经营策略和营销策略提供顾问服务,并研发可强化企业策略平台的策略技巧,同时高级管理教育有解决问题技巧的训练。
在商业活动中会存在各种问题,在现有的组织框架中,部门之间的沟通,有时候会存在壁垒。这时候怎么来解决问题呢?
作者提出了零基思考,既是在传统的框架外寻找可能性。从零开始思考,需要考虑一个最简单粗暴的问题,那就是对“思考顾客有什么价值”。
零基思考有两个关键点,一是不要在自己狭小的框架里一味地否定;二是思考对顾客有价值的要素。
这里的顾客不仅仅是指购买我们的产品的客户,它的范围相对较广,我们的员工也是我们的客户,也就是说“每一个正常工作的人都有自己的顾客”。
我们遇到问题往往只会站在自己的立场或者站在自己的部门思考问题,这时候很容易站在原有的框架中,看不到问题的全面。“思考什么对顾客有价值”有助于我们跳出原有的框架,思考并付诸行动,然后才能解决问题。
在一个良好的组织系统中,每个人不仅要作为开发者和生产者,更要善于作为一个思考的使用者。
在商业活动中,我们跳出原有的商业框架,掌握零基思考的方式,从着眼于什么对顾客有价值,这样就容易让消费者行为变化,加速决断。
零基思考无论对销售还是研发和技术革新都有指导作用,因为都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
作者还提到了一种思考,假说思考,这是向执行效率要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说,在信息和时间都很有限的情况下,以假设为基础采取行动。这种情况是在时间和信息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尽快地做出结论和行动,并尽快验证行动结果,然后进行下一个阶段。
假说思考基于的条件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都知道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决定命运。那么在短时间内做出结论,然后开始行动并取得相应的效果。
假设思考有三个关键点:一是一定要有与行动相关的结论——结论假设;二是思考导出结论背后的理由和机制机制——理由假设;三是与其思考最优,不如执行次优——重视效率。
这里需要注释的是,即使一开始的假设并不准确,但是呢,随着落实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准确度,这样就能有效提升自我实现的概率。
假说思考就相当于倒推,先从结论开始,倒推理由和执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做事风格往往就成了蹉跎岁月。这是在假设结论的基础上强调的,先下手为强。比如说一个人想要减肥,目标是得从150斤减到120斤。那么就找到目前要能够快速做到的事项,少吃多运动,每周去健身房几次。然后制定营养快餐,找合适的教练等等。
作者曾说过,一个具体的结论,远胜于100条优秀的评论,现在就开始最重要。
在这里假说思考强调的是效率,立即执行。不要在次枝末节的项目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工作的原理·解决问题篇》打开了我们看待问题的视野和格局,在解决问题和实践的基础上给出好的指导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