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与一群同我一样的中年妇女小聚,咖啡与茶之间的谈资无非就是老公儿女,老公是无法调教了或者早已放弃,儿女却是永恒的话题。生儿和生女的妈果然思虑是不一样的。
生儿的妈包括我在内 一共2个,儿子高二话题无非是高考,另一妈儿子已大四后期打算出国读研。先说下我的打算,对于我而言对儿子的定位是国内一流有名气的985高校。清华北大是高不可攀的,但复旦、浙大、中科大还是第一向往的。儿子进了高一,我就给他定好了3个阶段的学校,除上述的1阶段名校,还定了2阶段的若干以及保底的3阶段如江大、苏大等。如果儿子争气,那就国内名校985+国外读研2年,反正在中美形势不妙的大前提下,肯定是要回国发展了,再说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舞台,如若中国渡过此贸易大战的趋势危机,那中国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如若考不上好的大学,那我肯定是不肯将就的,无论如何考个GAT就出国去读本科了,时间才是最宝贵的,不能4年在二流学校就这么浪掉了。有几个孩子是自主自觉,别说儿子连我们成人要突破惰性走出舒适圈也是需要万般的努力,所以与优秀的人在一起才最重要!
另一男孩妈的儿子是重庆大学的大四,省重点天一毕业高考没发挥好,因为想学建筑同济的分不够所以只能挑了重大的城市规划系。天一的优良学风是整体校园营造的, 但孩子到了大学自主与自控力明显不行,大学的GPA并没有那么突出,本校保研是需前20是没希望了, 国内考研又不肯吃苦了,所以有经济实力的父母都是要送孩子出去读研的,主要方向还是美国吧,必经美国的教育是世界领先级的。
对男孩而言,读书是条必经的而且是几乎是唯一的向上的道路(除非你有家族企业继承),但分数或者努力不够的时候, 靠的就是父母乃至全家的钱包来凑了。
现在来谈谈女孩,女孩的口气是不是要轻松些?其实也一样, 人家女孩的父母也是花心力花金钱培养的。朋友的女儿省锡中的国际班毕业,现读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土木工程的本科在考研阶段转专业读了高中教育的行当,未来的工作方向应该是面对国际生的高中教,可以去国际学校授课也可去教育机构的国际班,受众为中英文教育的学生。中国已经把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更何况中国的父母为孩子的读书是倾尽全力培养的,所以教育应是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一个大方向。现在大龄女青年多的是,本硕出来一不留神就25、26了,投入工作几年,眼界再一高一晃就错过了嫁人的好岁月。所以更要和优秀的人一起,如果大学或研究生时就谈,对方是知根知底的同学,那倒是父母也不反对,至少家境、受教育程度都差不到哪里去,女孩的妈就是要睁大眼睛帮女儿挑个好人家。哎,我看一谈到这个,朋友整个神经都高度紧绷,恨不得把对方男孩家X光扫射一遍。现在女孩家因为没有房子的压力, 普遍富养的居多,妈妈的心思全花在与女儿斗智斗勇的套话上了, 生怕孩子回来啥都不肯讲,生怕女孩在外面吃亏,必经嫁得好对女孩而言第二次子宫彩票,日子舒心才能顺风顺水 。
对女孩而言,自己优秀也是必须的,朋友圈的选择很重要。对女孩妈而言,用挑剔的眼光帮女儿找到好人家才不辜负前期的苦心培养,嫁得好也是一个阶段命题的交付,父母也可以交班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