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如何表现出对孩子的尊重?
我觉得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学会倾听,哪怕孩子说的不对,甚至说的很扯,也要听孩子说完,孩子说完以后再整个去思考眼前事情整体的模样,看到一件事情的全部信息,才能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也才能正确的处理。
很多家长是不耐烦听孩子说话的,因为觉得孩子说的既无厘头,又毫无逻辑可言,东一句西一句,把大人自己都搞糊涂了。
跟孩子说话,我有一点经验,就是一边听他说,一边问一问要紧的细节和关键的点,让他回答,即使他回答不到点子上,你还可以变着花样问,最终总能问出真实的样子,除非孩子决意说谎。
跟孩子把一件事情说清楚,不但是自己对一件事情的了解,也能让孩子看到一件事的全部,一般孩子是无法全面的看到一件事的,大人的询问不但让他们可以了解事情的全部,甚至还锻炼了他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做了不好的事情,不由分说上去就是打骂,打完了一问,才知道自己误解了,打错了,那时候即使后悔也不好意思跟孩子表达,孩子受了委屈无法排解,可能就内化成了伤害。
所以,认真听孩子讲话,把一件事情了解清楚再做决定,是尊重孩子的第一步。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73886/c9735023b36b4d6d.jpg)
第二个,我觉得应该多让孩子做决定。
不管是锻炼他做决定的能力,还是尊重孩子的想法,让他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些决定都是很好的事情。
比如,跟孩子出去吃饭,可以问问孩子想吃点什么,去哪里吃,我家孩子经常会反问妈妈想吃什么,会考虑到别人的想法,我觉得很不错。
大人有时候太过执着于正确,太执着于自己的经验,会不自觉的拒绝孩子的想法。
比如,今天在外面散步的时候,孩子突然说走那条巷子吧,我说从来没走过,不知道里面啥样的,有路没有,看起来拥挤的样子,应该没什么好玩的,就别去了。
孩子说就走走嘛,又不会怎样,看看是什么样子呀!
我勉强同意了,结果走进去发现还挺宽敞,里面有一些卖小吃的店面,买了一点非常好吃,以后那个地方会变成我们吃小吃最想去的地方。
孩子的想法不一定对,在有些无关大雅的时候,可以听从孩子的想法,给他一点实现的机会,让他试一试自己做的选择结果怎么样,或者想一想自己为什么要如此选择,这是一种锻炼,为以后做更重要的选择打基础,也为自己积累一些有用的经验。
不然,到了长大需要独立做选择了,孩子说我从来都是听爸妈的,我怎么知道选择什么!这时候,父母就会很苦恼,帮他选择吧,意味着你将为他的选择负责,不帮他选择吧,那他该怎么办呢?总不能抓阄决定吧,那时候再教就太晚了。
第三个,给孩子设立一个底线。
孩子毕竟还小,家长的尊重也是有限度的,孩子可以做选择,但不能把自己的选择变成别人的痛苦,也不能无底线的做不好的选择。
比如,孩子不能故意把衣服弄坏,让父母辛苦挣的钱浪费掉,也不能选择逃学骗人等等,这些底线是必须要坚持的,也是一开始就应该让孩子知道,并坚定执行的。
尊重与纵容,有时候很难把握住二者的界限,我觉得如果孩子的选择是针对自己的,而且不给别人带去麻烦和痛苦,又不涉及底线,你同意他就是尊重。如果他的选择涉及别人,或者让别人感到痛苦,又或者突破了底线,你仍然同意了他,那就是纵容。
纵容是没有好结果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都不推崇这一点,虽然有些文化是特殊的历史背景导致的,但真理是永恒的,不要打着自由的旗号,让孩子走上纵容的歧途,那会得不偿失。
尊重孩子,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父母,为了孩子在走向独立的路上更加有力量,为了父母在孩子分离出家庭以后更加省心放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