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

作者: 陵海一春 | 来源:发表于2020-08-26 16:31 被阅读0次

“老师,你教作文吗?我的孩子总写不来作文。”

“嗯,怎么说呢?我就是陪孩子写作业,让他们说话”,顿了一下我又说,“其实,教育孩子得从家长自身学习开始——我们从小给孩子太多限制和指令,他们探知世界的触角就缩回去了,思想被剥夺了,所以随时随地都可写入文章的的生活慢慢被无视了,而且有些老师的误导,使得孩子只想着高大上的事件,现实生活就变得蹩脚、不值一提。”

匆忙中我长话短说,拎出重点词:说话、思考、赏识、提供成功的机会、种植梦想。

于是我先说对前面两词的理解——我们有些家长和孩子相处的语言,或者一开始宠腻,后来出事情了就变得严厉;或者包办生活,只让孩子听到指令——看孩子聪不聪明,就看眼睛灵不灵动,过多的包办、限制后,孩子的眼神就死板了。

那怎么办?得和孩子好好说话——多陈述,多设问,多引发思考,进而使孩子学会思辨、佐正自己的行为。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可以说“源自孩子主动需求的事才最见成效”——关于这点,我特别反感有些家长的行为,整天带着孩子逃荒似的从这个班跑到那个班,不断地补习,殊不知孩子的感受可能是无可奈何、有怨不敢言,这样的行为收效甚微,最糟糕的是伤害了孩子的天真活泼,俨然造孽。

而这就引出第二个词“思想性”,思辨的缺乏其实具有封建传袭色彩。历史以来“罢黜百家”“八股取士”等抑制,积淀了思辨的惰性,对生命迷茫,人家说什么就信了,或者不善分析问题的根本,跟风成了普遍现象……但不论怎么样,人文的缺失发生在孩子身上真的是令人伤心。

所以培养问题意识,吾日三省吾身,既不要像被奴役的人格一下子反弹得高高在上,以势压人;也不要像软泥糖浆,软到扶不上墙,甜到令人腻味。善于反思,架构起自己的处事原则,思辨行为的对错,才是我们面对孩子,言传身教的开始。所以有句话说得好“陪孩子成长是父母一生最宝贵的财富”。用心教导孩子,父母也会变得更高大上。

至于说什么,我认为传统不能丢,说规矩,说尊重,说爱,说感恩,说发现,说探究,说反思……一个孝亲的人可以让人放心;一个懂得尊重的人会受到别人的欢迎;一个心中有爱的人,他的世界充满生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长大才不会被学习、生活奴役……

相关文章

  • 说话说话

    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每天都要做到和朋友交流,要语音交流,通过开放式和封闭式的话题开启对话,在对话中合理搭话,搭话中...

  • 说话,会说话

    嘴巴温柔一点,耳朵才能更听话哦,不信你可以试试。 不善言辞之人,最多让别人着急;不会说话之人,则让人有种只想动手的...

  • 少说话,少说话,少说话

    工作越来越忙,连着两个月都没怎么休息过,身心俱疲。所以抱怨也越来越多,感觉好像各方面都不顺利。以前都懂得道理,现在...

  • 恶语伤人六月寒

    学会说话,学会说话,学会说话,学会说话,学会说话,学会说话,学会说话,学会说话,学会说话,学会说话,学会说话,学会...

  • 说话,说话,还是在说话方式上

    1.还是再说话方式上有问题!

  • 说话之道——多说话还是少说话

    我们学习很多技能,英语、计算机、各种证书,却鲜有人好好学习一件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说话。《说话之道》用娓娓的笔触...

  • 说话高手,如何说话!

    [精进每一天] 你会说话吗? 没有几人不会说话,但说话也有境界,会说话,与不会说话,差别可大了。下面看看他们是怎么...

  • 上进| 说话,说话呀!

    今天,星期五,上午满课,下午专八,我的行程。 考前,有个小确幸,向后桌借笔,后桌还附赠一句:啊,谁谁,我发现你真的...

  • 说话,敢说话!

    作为一个喝完酒十分健谈,不喝酒噤若寒蝉的人(稍微有一点过),深知这是一个问题,是个缺点。 和他人谈话时当没听懂别人...

  • 该说话时说话

    母亲在养病期,三姨这几天照顾她。母亲好久没洗头发感觉有点痒,想洗头发,跟父亲说跟妹妹说跟三姨说都可以帮助她。可母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hf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