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必须客观准确全面地鉴别史料。
对于史料鉴别的重要性问题,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在其著《十批判书》中就曾经说过:“无论作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更加危险。因为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
二、必须求真务实地对待历史文化。
在习近平主席倡导求真务实、廉洁自律的良好社会风气带动下,现在再造假史已经穷途末路,所以,我呼吁黄河鸿贞们住手吧!黄河鸿贞之流到处抢注地望,在百度百科、互动百科、360百科等等上面恶意发布词条或者篡改词条,什么都往黔城搬,什么秦代的“镡城”,汉唐的“龙标”、“黔阳”、“无阳”、“巫郡”、“巫州”、“叙州”、“潭阳”,你看,沅陵常德附近的“黔中郡”、长江三峡附近的“巫郡”又搬去黔城了!
黄河鸿贞们造假史、乱改百度词条的证据太多了,铁证如山啊,比如“镡城”、“黔中”、“黔中郡”、“巫郡”、“潭阳”、“郎溪”、“龙标”等等郡县治所都搬去了黔城,这样的历史文化水平去篡改百度词条,究竟是在帮黔城,还是在有意把黔城钉在假冒中国历史文化的耻辱柱上?
你小小的黔城能够在同一个时期装得下那么多郡治、州治和县治吗?
这是不是一种婊子历史文化?只要能够套上近乎,谁都可以上我黔X这来,道德水平太低下了!
黄河鸿贞不是组织了三个人来围剿我吗?就那么点本事啊?求饶啦!那不行,你要道歉才行!
难怪国内外媒体公开批评中国某些人“造假史”,应该就是指中国有这么一帮人为了地域和经济利益,把历史文化当成了掩护政绩工程的道具,喜欢抢夺历史名人和地望而造成的,这值得大家深思。
你们在假冒历史文化、攀附地望名人方面的靶子很多,以前我是当着没有看见,你黄河鸿贞竟然雄赳赳气昂昂地纠集几个轮番攻击我,那我就不客气了,一个一个地批判,拨乱反正,反正炮弹已经都准备好了!!
黄河鸿贞辩论不过本人,就肆意篡改本人的文章,将文章里的“洪江”改成“黔城”以后到处乱发,恶意混淆历史地望,人身攻击,足见你道德水平如何!
做学问,一定要排除地域成见,更应注意地域固有矛盾的激化。
否则,学问没做成,反倒成了一群骂客在斗嘴皮了。
龙标县治在哪里?对我们个人毫无意义。五溪文化博大精深,非一两年功夫可以搞懂的,慢慢学习吧!
三、必须严肃认真地学习研究历史文化。
我早就说过认认真真干干净净地学习研究五溪历史,你硬要把百度啊什么词条改得面目全非,这世界谁怕谁啊?你能改,我也能改回来!我的精力在学习研究方面,今天泡了一天图书馆。不像你到处乱发帖子乱改词条,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你那么傻,自然人家会帮你更正的!
凡是造假史,蓄意盗窃别人历史地望的丑恶行为,不管是哪里人,我们都要坚决批评。洪江有这样的假冒文化历史地望的邻居实属不幸!
历史学习研究是建立在非常坚实的基本功之上的,通过一番讨论,醉刀客羞愧地掩面跑路了,黄河鸿贞只会篡改人家的劳动成果乱发乱改百度词条,凤凰高飞只会骂人撒泼。总之,黔城网友正是因为基本功太差而败下阵了!
你要想加入讨论,还得多补课两年!
我们了解五溪历史并不是要为洪江添砖加瓦,而是了解洪江古商城作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过去究竟是什么样子?其与周边有什么旅游资源禀赋?有什么东西可以像嵩云樵夫说的那样“抱残守缺”?又有什么需要增补以“兼收并蓄”?业余了解一下未尝不可,某些人不要以为洪江人打算在五溪翻天,动了他们100年苦心经营的奶酪!
今后我们还要组织专家学者讨论,还要开龙标在洪江古商城的学术研讨会呢,欢迎各地朋友派专家代表参加!
我都被很多县政府官方网站给蒙了很多次,所以,养成了去图书馆核对资料的习惯,不仅官网的历史描述有问题,很多州府县志也经不起推敲。特别是清朝编写的史书,简直跟写故事没有两样!龙标在黔城一说,就是在满清这样的历史文化大摆乌龙的环境下由地方小吏杜撰出来的!
相比较而言,我觉得有必要提一下洪江市政府(黔阳)的求真务实精神。该政府有错必纠,严肃认真对待历史值得表扬!我以前看到“洪江市政府”关于洪江历史的介绍,看到的是”镡城“、“龙标”、“巫州”什么地望都一股脑地搬去了黔城,看得我一肚子火,因此本人决心搞清楚五溪历史!最近一看,发现他们把有争议的东西全部撤下来了,现在的“洪江历史”栏目写得既大气又不失规范,值得我们学习。这就是以实际行动在走群众路线,化解群众矛盾的具体体现,确实令人信服,值得表扬!
现摘录一段如下,供大家欣赏:
“洪江市历史悠久。
今之洪江,战国属楚地,秦为黔中郡地。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置镡成县,县治在黔阳西南,属武陵郡。东汉、三国因之。
东晋义熙年间(405至418),废镡成县并入舞阳县,舞阳治(今芷江)迁镡成,并改为镡城。南北朝:齐建元元年(479),舞阳改为沅阳,仍属武陵郡。梁改沅阳为龙标县,隶属南阳郡。陈武帝永定三年(559),改属沅陵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置辰州,龙标改属辰州。炀帝大业元年(605)复属沅陵郡。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改属辰州。贞观八年(634),分置朗溪县,龙恻县改为龙标县,属巫州,州治设龙标。武后天授二年(691),巫州改为沅州,龙标县隶属沅州。长安三年(703),沅州改为舞州。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又改为巫州。天宝元年(742)改称潭阳郡,属黔中道。代宗大历五年(770)更名叙州。
五代时,龙标为少数民族据有,废县置州,仍称叙州。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湖南归顺,奖(芷江)、叙诸州随之。神宗熙宁七年(1074)置黔江城。元丰三年(1080)改置黔阳县,以在黔水之阳,故名(一说县境石皆黑色,故以黔名),隶属于沅州。
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黔阳县属沅州路总管府,隶湖广中书省。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黔阳隶属沅州府。洪武九年(1376),沅州府降为州,黔阳属辰州府,隶湖广布政司。
清顺治四年(1647),黔阳县纳入清室版图,仍属辰州府。乾隆元年(1736),沅州升为府,黔阳属沅州府。
民国初年,废府存县,黔阳县属辰沅道。民国24年(1935),湖南省政府在沅陵设立“湘西绥靖处”,将绥靖范围内的19个县划为5个行政督察区,黔阳属芷、黔、麻、晃行政督察。翌年5月,行政督察区正式设立专员公署,黔阳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专署机关设黔阳。民国26年12月,全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黔阳属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仍设黔阳。民国29年(1940)4月,改为第十行政督察区,专署机关迁洪江,黔阳县属第十行政区管辖。
1949年10月3日,黔阳解放。是年11月1日,成立黔阳县人民政府,县治改设安江镇,隶属会同专区。1952年8月撤销会同专区,成立芷江专区,黔阳县隶属芷江专区。是年12月2日,芷江专区更名黔阳专区。翌年5月,专署机关迁黔阳县安江镇大畲坪。1975年2月,专署机关迁怀化市。1981年6月,黔阳行政公署更为怀化行政公署,黔阳县隶属怀化行政公署。”。。。。。。
我认为,尊重历史,就是尊重自己。大家应该放下地域观念,族群观念和谦虚谨慎,严肃认真地对待五溪历史文化的挖掘研究工作,发挥各人的长处,为怀化市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添砖加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