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也许山难已经过去,但是攀登者依然在路上

也许山难已经过去,但是攀登者依然在路上

作者: sunshineing | 来源:发表于2022-07-01 11:07 被阅读0次

    也许山难已经过去,但是攀登者依然在路上

    以前看过吴京主演的《攀登者》,那时候才可以知道了这些战斗在巅峰上的人的伟大,很多时候,他们只是为了见证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记录而已,再到后来,才知道攀登的艰难究竟是怎样的,而伴随着这危险和死亡的,则是伟大和超越,其中,“山难”是一个无法超越的名词,而梅里山难就是其中一次人类记忆深刻的灾难,小林尚礼以现实生活的笔触来写他寻找十七位友人的过程,在寻觅的过程中,他留下了对生死的感悟,也记录下了在转山中见证的灵魂的伟大洗礼。于是,从冰封的山峰里寻找遗骸,就此让穿行的攀登者们学会了敬畏自然,学会了感知人类的渺小。而这次山难,也带给了很多不同人不同的感知,《登山物语》就是这样,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退休学者郭净的视角来看到,从十几年来田野实践中对相关人员的调查,从梅里山难事件开始追溯灾难发生的原因,以一个学者的角度,还原了山难的全貌。

    读这本《登山物语》,我想你必须了解一下震惊中国与日本的“梅里山难”。1991年,由17位装备精良的登山队员组成的中日登山队登上了梅里雪山,那是一座从未有人登上过的雪山,他们满怀激动与期待,却不幸遇难尸骨无存。即使在数十年间不少人孜孜不倦地探寻原因,即使不断有人前去寻找发生的可能,但是,依然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拿出说服所有人的证据,给出山难发生的确实原因。而《登山物语》的出现,就是目前相对客观而完备的记录,郭净根据客观事实对山难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探索和推测,期待在这本书里,让人们可以重新认识山难,也可以让人们意识到,旅行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对待旅行。

    想要找到真相,我想,最值得人们注意的是细节。在1991年1月3日中日两国组成的联合登山队到达了位于梅里雪山海拔5100m处的三号营地时,其实中日双方的队员对这次登山都有很大期待,双方都是志气昂扬,自信满满,在出发之前其实就已经制定了相当详细的方案,虽然对方案的具体细节有分歧,但最后还是达成了一致,加上装备精良,对各种天气的预估非常充分,而且参加者都是非常有经验的登山者,这样的队伍依然没能避免山难发生。为什么?1998年的一个细节给了人一点其实,郭净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与登山队员的接触中有一位是厨师,他亲眼在当年见过这些准备攀登雪山的登山队员。当年的山难的具体情况,部分得到了证实。

    比如山难的原因。

    在日方提供的详尽的调查报告中,《登山物语》做了相当仔细的总结,因为从各种迹象看,雪崩都是造成灾难的直接原因,但是郭净却从另外一个人角度看,他认为这场雪崩与登山队员的狭路相逢,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因为人为的失误,在时间点是,其实是可以避免的,而这些和灾难密切相关。郭净不仅仅只是推测,而是给出了一个细节:登山队员的信号是同一时间完全消失的,在多人失联的情况下,如果仅仅只是雪崩,没办法让瞬间所有的人全部都失联。更大的可能,应该是积雪,突如其来的大雪积压了帐篷,一瞬间就将所有的人全部掩埋。

    除了对这次灾难的追寻外,郭净在《登山物语》里还通过环境调查和走访给出了登上的其他考查,比如永明冰川在近几年来其实一直在融化,雪水的消融和山顶常年的积雪的融化,其实让冰川已经开始缓解,而冰封一旦减缓,那么必然会在大自然的影响下开始移动,对于人类的新勾当而言,任何一点点的小行为,都足够引发其足够让生命瞬间消失的灾难。冰川在一天天往后退缩,那只是现象,背后,应该看到的,其实是环境的恶化。

    雪山消融其实是无法避免的现象,但是原因却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比如时代的发展,冰川下也开始有了电源,通电的热点必然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外人的行动,几乎任何一点小行为都足够让冰川受到深刻的影响,旅客的纷至沓来,即使是专业的攀登者,也依然会改变山体和山貌,这样的探险和开发活动,对冰川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也许灾难给我们带来的意义,其实是对人类行为的反思,毕竟,无论是旅游还是探险,必然都对自然存在一定影响,环保,是永不过时的话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许山难已经过去,但是攀登者依然在路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lc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