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讲什么是信心。信心是自性真心妙用出来的,有情众生有无数种心,这只是其中的一种。
信心是与所信之物同时存在的,所信之物分两类:
第一是相信自己,主要是相信自己的能力,与自己所学的知识经验和判断。
第二是相信外界,包括人与事。有了信心其余的无数种用心就会自动聚在一起,这样做起事来就会事半功倍,身心也会很和谐。
信心的生起有四种方式:
第一种是迷信,就是什么也不想,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这种人智商一般都不高,如果这种人修道遇到的又是一位明师,那会很有成就的;如果是邪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这种人在邪师眼里是最好的猎物,那些邪师们一旦遇到这种人,教的第一堂功课就是要一门深入,防止他有机会遇到明师学聪明了识破自己。一门深入本来没错的,但是如果入错门,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了,后果很严重。一般真正开悟的明师起初也是教徒弟先一门深入,这是为了减少增加识障的机会,可也给邪师可乘之机了。在古代,由于交通、信息不畅通,接触外缘的机会少,施行一门深入比较容易,可是在当今信息时代,想不接触外缘是很不现实的,很多修道者都学了很多不适合自己根基的修炼方法,自己又不能识别,一知半解的师父们又很多,这样既给明师教导增加了难度,也给徒弟寻找明师增加了难度。我希望大家不要惧怕困难,要迎难而上。末法时期开悟的师父要比古代多,只是大多数都不出世而已,并不是不慈悲,因为末法时期魔盛佛衰,这是佛运大气候造成的。
第二种是强信,就是明明不信偏要强迫自己信。这种人内心容易经常处于矛盾之中,比如有人说神创造了天地万物,可神又是谁创造的呢?能创造神的那个又是谁创造的呢?这种人一边有疑问一边还要强迫自己相信,最终有可能一正一负相互抵消,也许自相矛盾的烦恼会伴随一生。
第三种是他信,这种人信心的建立必须要有凭借物,也就是要有证据。这种人要比前两种人聪明,但是容易有顽固的我执与识障,也是佛祖眼中最刚强难化的众生。是属于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一种,而且这种人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大。
第四种是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凭空就可以相信。这种人容易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这种人如果智商很高,会很有成就,如果感性思维很好,修行也会有很好的境界。这种人有好赌的倾向,喜欢冒险。
大家能加入我们这个学佛群,应该都是对佛教感兴趣的,都是信佛的。今天大家就一起探讨一下,到底什么是“信”吧!
什么是信?为了让大家容易理解,我先给大家举个例子吧。我问大家:“我手里拿着一个手机,大家相信吗?”。大家应该怎样回答呢?是信还是不信呀?
如果我手里拿着一个手机站在大家面前,然后前提是我都提前向大家介绍了,我手里拿着一个手机,手机是真的,同时大家也都亲眼见到了。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师父根本就没有必要问大家是信还是不信呀!事实都已经摆在大家面前了,也都亲眼目睹了,大家只管看着师父下一步准备干什么就可以了,此时再提信与不信,如果不是没事找事,那就是师父和徒弟们脑子都进水了。
假如师父一开始就把手放在背后,不让大家看到师父手里到底有什么,然后说师父手里拿着一个手机,大家是信还是不信呀?此时师父的手是放在背后的,大家根本看不到,所以更看不到师父手里到底有没有拿着手机,可以说此时大家是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任何信息可以作为参考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回答信还是不信,都属于估计、猜测而已,准确地说就是瞎蒙。
如果我说大家无论是信还是不信,其本质都是非理智的瞎蒙或者是迷信,我这样说大家认同吗?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大家回答信还是不信,其本质并不是相信师父背后手里是否有手机这件事,而是是否相信师父这个人所说的话。手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师父这个人是否认可。赢得别人的信任有两种,一种是真实做人从来不说假话,另一种是想办法骗过对方。现在大家明白了吗?在事实没有呈现在大家面前时,大家无论是信还是不信,其实都是迷信,所迷信的也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说话的人。此时的信早已被偷梁换柱了。
有很多人都说自己信佛,他到底信佛什么呢?佛祖根本就没有站在他的面前说过什么呀?那他们为什么要说自己信佛呢?也许有人会说,他们信佛神通广大,而且还慈悲为怀、有求必应,有谁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佛祖这么说了呀?准确的说,那些信佛的人,其本质并不是真的信佛,而是信那些说佛祖是神通广大、慈悲为怀,又有求必应这些话的人。如果大家信的是佛,那应该是佛祖亲自站到你的面前说:大家好,我神通广大,而且慈悲为怀,还有求必应。大家信吗?如果不信,佛祖当场就给大家演示一遍,直到大家相信为止。准确地说,那些人所信的并不是佛,而是一些自以为是的义务佛祖宣传员。大家想不想真正的信佛呀?大家相信师父能教会大家怎样信佛吗?大家真的相信师父吗?可是师父不相信大家现在是真的相信师父呀,大家说怎么办呀? 大家都谁决定发心到师父空间里认真学习了呀?说话可要算话啊!发心到师父空间里学习的,而且还要认真学习的,请举手!谁说话要是不算话,谁就是小狗。师父可不想给小狗做师父呀!祝大家都是小佛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