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刷新写作理念之对话描写

刷新写作理念之对话描写

作者: 木瓜学堂 | 来源:发表于2018-05-11 19:45 被阅读220次

            我们学写作,当然要向佳作看齐。不过,偶尔研究一下大作家来不及删除的败笔,也会得到某种“痛苦的领悟",避免陷入同样的泥坑。

          18世纪英国小说家笛福——对,就是写《鲁滨逊漂流记》那位——在小说《摩尔·弗兰德斯》中就留下了一段糟糕透顶的对话描写:

            “亲爱的,”有一天他对我说,“我们到乡间去玩玩好不好?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 “噢,亲爱的,”我说,“你要去哪里?”“哪里都可以,”他说,“我很想像贵人王公似的过一星期,我们就去牛津,”他说。“我们怎么去法?”我说,“我不会骑马,坐马车又太远。”“太远!”他说,“乘六匹马的马车到那里都不嫌远。我要你像个女公爵似的和我出去旅游一番。”“好吧。”我说,“亲爱的,这虽然有点胡闹,可是只要你喜欢,我就依顺你。”……

            在今天的读者看来,这样的对话还不如优秀的中学生作文。两人说话都是同样的腔调,甜甜腻腻,絮絮叨叨。整个对话过程也缺乏情节张力,他一说什么,我就马上同意了,那干嘛还需要长长的对话呢?为了区别两人,作者只好不断地标出“我说”、“他说”,令人厌烦。

            那么,在一场篇幅较长的人物对话中,什么时候才需要加上“我说”、“他说”呢?

            写对话时总要面临这个问题,不管你是写作大师,还是练习生。一个基本原则是,只要读者能够分清谁在讲话,就不需要你特别指出来。这个原则看似简单,要是不通过刻意练习,谁也掌握不好。不信你试试。

            先看《追风筝的人》中的一段对话。

          我记得隔日早上,爸爸和拉辛汗喝着红茶,听着喀布尔广播电台播送的有关政变的最新消息,我跟哈桑躲在爸爸的书房外面。

            “阿米尔少爷?”哈桑低声说。

            “怎么啦?”

            “什么是共和?”

            我耸耸肩:“我不懂。”爸爸的收音机一遍又一遍地传出“共和”词。

            “阿米尔少爷?”

            “怎么啦?”

            “‘共和’是不是要我和爸爸离开这里?”

            “我觉得不是。”我低声回答。

            哈桑想了想,说:“阿米尔少爷?”

            “什么呀?”

            “我不想他们把我跟爸爸送走?”

            我露出微笑:“好啦,你这头驴子,没有人会送走你们。”

            “阿米尔少爷?”

            “什么呀?”

            “你想去爬我们的树吗?”

            我笑得更开心了。这也是哈桑的本领,他总是懂得在恰当的时间说起恰当的事情——收音机的新闻实在是太闷了。

            在好的小说中——在其他类型的叙事艺术中也是如此——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腔调,即使不用标出“我说”、“他说”,读者也不会混淆。如果千人同声,那就表明你塑造的人物缺乏个性,他们不过是你的简单的传声筒而已。反过来说,当你赋予一个人物以独有的说话腔调时,他/她的个性特征也就随之浮现了。

            上面这段文字做没做到呢?有一个很简单的检验方法,就是去掉直接引语以外的部分,只留下“全裸”的对话,看看我们还能不能区分人物。

          “阿米尔少爷?”

            “怎么啦?”

            “什么是共和?”

            “我不懂。”

            “阿米尔少爷?”

            “怎么啦?”

            “‘共和’是不是要我和爸爸离开这里?”

            “我觉得不是。”

            “阿米尔少爷?”

            “什么呀?”

            “我不想他们把我跟爸爸送走?”

            “好啦,你这头驴子,没有人会送走你们。”

            “阿米尔少爷?”

            “什么呀?”

            “你想去爬我们的树吗?”

            绝对没问题!但是我好像听见讥讽的笑声了。这算什么例子啊!因为哈桑几乎一口一个“阿米尔少爷”,当然混淆不了了。不过,我们都得承认,这也正是人物个性特征的一部分。从这段对话中,哈桑身居仆人阶层的习惯性谦恭、对阿米尔及其家庭的真诚依恋、两个小伙伴之间的趣味相投全都表露无遗。

            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检验,把那些表明身份信息的对话都去掉。

            “什么是共和?”

            “我不懂。”

            “‘共和’是不是要我和爸爸离开这里?”

            “我觉得不是。”

            “我不想他们把我跟爸爸送走?”

            “好啦,你这头驴子,没有人会送走你们。”

            “你想去爬我们的树吗?”

            由于说话腔调非常契合人物个性特征,我们还是能够毫不费力地区分出两个人。

            一般来说,好的对话要完成如下功能:

            1. 表现人物性格;

            2. 推进情节发展;

            3. 提供信息;

            如前所述,在上文对话中,人物性格得到鲜明的体现。那么,这段对话又是怎样推进情节的?

            在对话的开头,哈桑听到国家发生政变、实现“共和”的消息,最担心的是“共和”会不会导致自己和爸爸离开阿米尔家。当他在交谈中得到阿米尔的确认之后,哈桑的担心消除了,对小伙伴的友情更加忠诚更加稳固了,两人可以去街上开心地玩耍了。就这样,由担心到开心,由静到动,由偷听收音机的场景自然地催生出遭遇街头恶霸的场景,由此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在下一个场景中,友谊受到考验,看似弱小的哈桑挺身而出,勇敢地保护了阿米尔。这时,你再回想刚才听收音机的对话场景,就更加体会到作者铺垫之细密、构思之精妙。

            至于“提供信息”,我们在稍后再研究。

            现在,让我们重温一下那个基本原则——只要读者能够分清谁在讲话,就不需要你特别指出来,尽可能减少累赘,让行文变得简洁明快。写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艺,光说不练等于耍流氓。下面,我们设定一个故事情境,模仿上文,首先写出一段“全裸”的对话。

            在这段对话中,你要向同居女友提出分手,但又不想直说(因为她是野蛮女友),所以就借归还三百元现金名义,一点点地挑明。记住,用说话腔调来区分人物,不用“我说”、“她说”。

              “把这个——给你。”

              “干嘛?”

              “你的钱啊。”

              “是吗?掉哪了?”

              “不是,上次买牛仔裤,我不是没带钱嘛,临时朝你借的。”

              “借?你还跟我说借!”

        “这不,一码是一码嘛,我不想占你的……”

            “装什么孙子!有屁直放,想分手是不是?是——不是?”

       “不是……”

       “不是你妈个头!”

            不用“我说”、“她说”,照样一目了然。我的宛转胆怯和女友的直爽泼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你有来言,她有去语,你们俩像在打乒乓球一样,来回推挡。这样的对话当然不会陷入沉闷停滞,相反,你会感觉到节奏在加快(她打断你的磨叽)、矛盾在升级(骂人的脏话在加重),一时间雷声隆隆,一场暴风骤雨已然来临。

            如果稍加留意,我们会发现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很少有主、谓、宾都完整的句子,大多数都是“残缺”的句子,有的缺少主语,有的刚说到一半就被硬生生掐断了。这段也是如此。为什么这样做呢?

            我们知道,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对话是对生活中真实对话的一种模拟。而在日常交谈中,人们没有必要把每句话都说完整,有时只需一两个单词、一个微小的表情就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为了营造真实感,人物对话就模拟这种“残缺”。这在以上对话以及所有写得不错的对话中均有体现,恕不举例说明。

            此外,如果有助于表现人物个性,作者还会模拟他/她说话时的口吃、啰嗦、方言、口头禅甚至语病。不过,所有模拟的前提是,不要给阅读造成障碍。

            比如,在“我和女友”的对话练习中,我们可以把野蛮女友设定为一个来自我国东北的女孩,让她在说话中带上一些东北方言。那么,除非针对特定读者群,我们最好慎用过于冷僻的方言词,比如“扬大二正”、“暴土扬长”之类的,而要用那些即使读者不熟悉东北方言,也能看得懂、猜得出的方言词汇。现在,我们就加上一点儿方言,看看效果。

            “把这个——给你。”

              “干啥呀?”

              “你的钱啊。”

              “哎呀妈呀,我还有这些钱呢!搁哪儿捡的?”

              “不是,上次买牛仔裤,我不是没带钱嘛,临时朝你借的。”

              “借?你跟我俩还说借!”

           “这不,一码是一码嘛,我不想占你的……”

              “你耍呢?!耍大刀呢!想分手是不?是——不?”

       “不是……”

       “不是你妈个头!”

            还不错,能够看懂吧?而且人物性格比上一版更分明了。

            不过,是不是有些过于吝啬笔墨了呢?读者只知道一名男士想跟东北女友提出分手,引发了对方的激烈反应,可是这场对话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读者还是一头雾水。文学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具象化的世界。你可以追求简洁、含蓄甚至印象派的叙述风格,但还是要为读者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

            对话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时空之中。一般在对话开始前,作者总要交代一下人物所处的具体场景。 在阿米尔与哈桑的对话前,是这样介绍场景的。

            我记得隔日早上,爸爸和拉辛汗喝着红茶,听着喀布尔广播电台播送的有关政变的最新消息,我跟哈桑躲在爸爸的书房外面。

            依葫芦画瓢。我们也给“我和女友”的对话前,加上一段必要的场景描述。注意,我们写的可不是说明文,介绍时间、地点和人物时,记得要用“文学语言”,营造出特定的气氛来——暴风雨来临前的安闲宁静。

            我记得那是一个周六早上,我们都没有出去。她爬到梳妆镜前,在脖子以上凡是露着肉的地方都贴上了面膜,然后闭目端坐,想把一个星期损失的滋润都补回来。 我觉得时机来了,掏出那三百元钞票,走了过去。

              “把这个——给你。”

              “干啥呀?”

              “你的钱啊。”

              “哎呀妈呀,我还有这些钱呢!搁哪儿捡的?”

              “不是,上次买牛仔裤,我不是没带钱嘛,临时朝你借的。”

              “借?你跟我俩还说借!”

       “这不,一码是一码嘛,我不想占你的……”

              “你耍呢?!耍大刀呢!想分手是不?是——不?”

       “不是……”

       “不是你妈个头!”

            看起来是不是好多了?场景具体化了,读者知晓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叙述者的讥讽语气,读者可以隐约地感受到场景中潜藏的危机,因此产生了阅读期待——接下去会发生什么呢?这正是我们写作中最想要达到的效果。

            读者看到“我”拿着三百元钞票向女友走去,一定会期待看到女友的反应,以及“我”对女友的反应的反应,以此类推。在上一版本对话中,双方的反应都体现于话语之中。如果我们就想用这种单一而极致的方式来叙事,没有问题,可以往下推进了。创作是自由的。如果我们觉得有必要给读者提供一些话语之外的反应,顺便调整一下对话的节奏,也许效果更好。现在,我们要在对话中添加一些反应信息。切忌,不要简单重复对话中已经体现出来的东西,而是补充其他信息,或者强化已有的信息。

            我记得那是一个周六早上,我们都没有出去。她爬到梳妆镜前,在脖子以上凡是露着肉的地方都贴上了面膜,然后闭目端坐,想把一个星期损失的滋润都补回来。 我觉得时机来了,掏出那三百元钞票,走了过去。

              “把这个——给你。”

              “干啥呀?”她不情愿地睁开眼睛,看到钱,有些困惑。

              我抖了抖手中的钞票:“你的钱啊。”

              “哎呀妈呀,我还有这些钱呢!”她一把抓过去,好像突然发现了一笔巨额遗产。她乐滋滋地捻着钞票,抬头问我:“搁哪儿捡的?”

              “不是啊,”我尽量放缓语气。“上次买牛仔裤,我不是没带钱嘛,临时朝你借的。”

            面膜绷得越来越紧了,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裂缝,并且从最大的裂缝中蹦出话来:“借?你跟我俩还说借!”

         早就知道她会这样,我还是按预想的方案来,有条不紊。我说:“这不,一码是一码嘛,我不想占你的……”

              “你耍呢?!耍大刀呢!”她一手扯下面膜,一手用钞票指着我的鼻子。“想分手是不?是——不?”

       “不是……”

       “不是你妈个头!”

            她双手一抡,钞票和面膜一齐向我的脸上糊过来。

            我们在添加信息时,要钻进人物内心,设身处地,像她那样去感受、去思考、去反应。这样一来,你就会准确把握人物反应的顺序和层次。

              “干啥呀?”她不情愿地睁开眼睛,看到钱,有些困惑。

              ——她应该是先问后看;

            面膜绷得越来越紧了,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裂缝并且从最大的裂缝中蹦出话来:“借?你跟我俩还说借!”

            ——她应该是先皱眉拉脸,后发出质问;

            “你耍呢?!耍大刀呢!”她一手扯下面膜,一手用钞票指着我的鼻子。“想分手是不?是——不?”

            ——她应该是先指出我在耍小聪明,然后动作表示愤怒和鄙视,最后挑开我的真实意图。

            对比前两个版本,我们会感觉到,添加动作和反应信息会明显地影响对话的节奏,变慢或变快。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好的写作者会刻意营造节奏的变化,避免单调沉闷。因此,所以我们会在某些对话之间添加,而在另外一些对话之间,根本不必多此一举。比如:

            “想分手是不?是——不?”

       “不是……”

       “不是你妈个头!”

            到此为止,我们仿照畅销书《追风筝的人》中的对话片断,亦步亦趋,完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一段对话。那么,我们从众多畅销书总结出来的对话写作原则应用得怎么样?效果又如何呢?

            我们重温一下原则:

            1.只要读者能够分清谁在讲话,就不需要你特别指出来。

            2.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腔调,即使不用标出“我说”、“他说”,读者也不会混淆。

            好的对话还要完成如下功能:

            1.表现人物性格;

            2.推进情节发展;

            3. 提供信息;

            你可以用逐条对照的方式,检验我的习作,整体感受一下最终版本的叙事效果。

            我记得那是一个周六早上,我们都没有出去。她爬到梳妆镜前,在脖子以上凡是露着肉的地方都贴上了面膜,然后闭目端坐,想把一个星期损失的滋润都补回来。 我觉得时机来了,掏出那三百元钞票,走了过去。

            “把这个——给你。”

            “干啥呀?”她不情愿地睁开眼睛,看到钱,有些困惑。

            我抖了抖手中的钞票:“你的钱啊。”

            “哎呀妈呀,我还有这些钱呢!”她一把抓过去,好像突然发现了一笔巨额遗产。她乐滋滋地捻着钞票,抬头问我:“搁哪儿捡的?”

            “不是啊,”我尽量放缓语气。“上次买牛仔裤,我不是没带钱嘛,临时朝你借的。”

            面膜绷得越来越紧了,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裂缝,并且从最大的裂缝中蹦出话来:“借?你跟俩还我说借!”

         早就知道她会这样,我还是按预想的方案来,有条不紊。我说:“这不,一码是一码嘛,我不想占你的……”

            “你耍呢?!耍大刀呢!”她一手扯下面膜,一手用钞票指着我的鼻子。“想分手是不?是——不?”

         “不是……”

         “不是你妈个头!”

            她双手一抡,钞票和面膜一齐向我的脸上糊过来。

          如果完成了这段发现规律与刻意练习之旅,你还不知道怎样写好对话,那就只剩两个选择了——或者你再看一遍,或者你来打死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刷新写作理念之对话描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lq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