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12698/6117654f6f62cb0a.jpg)
柏林屠杀犹太人纪念碑,是一处平铺的纪念性建筑群。2471个高低不一的水泥长方体建筑矗立在那里,没有文字,没有图画,只有高高低低的起伏。碑林可以随意信步其中,由两侧向中间逐渐升高,最高处有4米以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2698/e0d3b41a0b9ee0c6.jpg)
仰望,能看到被坚硬的水泥分割横平竖直地天空。天是纯洁的蓝色,白絮样的云逐渐塞满眼中的空隙。虚无缥缈地萦绕在水泥碑的顶端,那是犹太人久久不能逝去的灵魂。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2698/16e4c00c4901caf5.jpg)
碑林里有成群结队的德国年轻一代,各种发色的孩子混杂在一起,他们在年长的德国人带领下,有说有笑地穿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2698/00f4dfdb98aaee13.jpg)
历史有时候就像是一个笑话,在多数人的记忆中,以庄严肃穆的姿态降临,但当你细细思考它的逻辑性时,它就以莞尔的姿态,扭捏地躲开,直到你抓到所谓的真相,才发现少数人神经质决策带来的影响,远比所谓人民的洪流要大的多。
德意志领土上上演的荒唐剧就带有这样的特点。一战后德意志的经济状况堪忧,失业率屡创新高,但这并不是德意志独有的。以他们的智慧和严谨,完全可能采取更有力但漫长的方式完成逆袭。可当群体性失心疯发病的时候,希特勒及其领导的纳粹就有机会开展种族歧视的恶作剧,在剥夺了犹太人的财富和生命之后,德国走出了一战后丧权辱国的阴霾,但这也让徳裔犹太科学家和财阀站在了德意志的对立面。
一个被虚构出来的“日耳曼种族优势”,最终只能欺骗自己,当这个笑话在德国优质的男丁消耗殆尽的时候,德国民众才发现杂交品种的优势更明显,这是美国赖以崛起的核心动力之一,并将优势保存到了今天。
竭泽而渔玩到了极致,也让德国人认识到可持续性的重要。因此,战后的德国对资源的需要,不再寄望于武力扩张。二战之后的遗迹不止在纪念碑群,在德国其他地区也随处可见。许多重建的请求都受到了群众反对。标志性的教堂以残骸的状态出现时,反倒增加了肃穆感。这是德国群体性失心疯治愈的表现。在一代又一代正视历史的德国人努力下,德国的经济得以在一个踏实稳定的基础上重新腾飞。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2698/2daa3fd4917ac741.jpg)
碑林之下,有一个埋于地下的纪念馆。入口左侧是一条长廊,上面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文字(德语和英语),陈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的历史。照片用了做旧的黄色,带着老电影的雪花。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2698/89925bfc26f2125d.jpg)
长廊尽头左转,有一个暗室,屋子四壁空空如也,只有地面发出光芒。那是一片片死亡日记。处决前的犹太人将煎熬、对生的绝望、爱写成文字。低头驻足观看的人们,不能发出一丝的声音,因为你想聆听,来自生命最深处、最诚挚的声音。那些文字化作的声音,仿佛就在不远处响起。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2698/a95f97a8147b568e.jpg)
在处决前的夜晚,一个小女孩,穿着不能蔽体的囚服,因为长久营养不良造成的颤抖,歪歪扭扭地在发黄的纸上,写下:“亲爱的爸爸,在我死前,我想对您说声再见。我们是如此热切的希望活下去,但是他们不会让我们如愿的。我们就要死去了。我如此恐惧这死亡,因为小孩子会被活生生地扔进焚化炉。永别了,爸爸。轻轻地贴着您的脸。您的J”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2698/0e4ab0b21b2617c0.jpg)
再向后的展室里,承纳着14个不同阶层犹太家庭的赴死故事。这不是英勇的赴死。而是命运操弄下,生命被碾碎被蹂躏的死亡。不论生于贫穷,还是生于富贵,这14个家庭的犹太人,无论老小,永远留在了集中营里。展厅的一侧,是听音室。一个狭小的隔间,有昏黄的灯光照着,里面用英语或德语讲述这几个家庭的故事。我看到一个年少的德国女孩蜷在隔间的座位上,聆听故事。
走出纪念馆,是碑林矗立之下,难以目尽的走道。这没有文字,没有图画的碑林,比一切文字和图画都更有震撼力。那队来时还有说有笑的年轻人,就在我后面,悄无声息。
我知道,孩子,
有一天你会知道这一点也不好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