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点半,闺蜜打来电话:“刚才,那个谁好过分,在群里说了……完全就是针对我嘛!这又不是第一次了”……
这已经是一天之内,我第三次从闺蜜的嘴中听到这个名字,每一次都是无比愤怒的抱怨。
“不早了,睡吧。毕竟,护肤品贵,睡眠比她重要。”
那些让你过度关注的人,请让他/她从你的生命中退场。
【壹】
很容易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不自觉对某人关注过度,或者期望过高。这种关注,有可能是带着被对方认可的期盼,例如长辈、领导或者自己心爱的人,也有可能是因为看不惯对方,因此对他的行为过度关注、甚至过度猜忌。这种过分的关注,就像一根隐形着的绷紧的弦,又像是一个360°全方位的偷拍摄像头,他人无感,自己却始终在较劲,最终化为一种自我消耗。
年少暗恋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上课时,忍不住偷偷瞥向那个Ta,默默观察Ta的一颦一笑,眼神路过式的碰撞,也能小心脏乱跳许久,更忍不住猜着,Ta是否知道了自己的窥视;
下课时,明明不喜欢篮球或者足球,因为他而放弃休息,默默在球场、操场周边散步、游荡,可能只为了一次偶然的擦肩而过;
放学后,摊开书本或者作业本,脑袋里却回想着今天与Ta的几次接触,Ta有没有注意到自己,自己表现得怎么样,有没有泄露自己的小心思……
于是,学业落下了,成绩退步了。当升学考试时,由于分数上的差异,无法追赶上Ta的步伐,则开始后悔不已。
【贰】
步入社会以后,各种利益的牵扯,让我们陷入不停的较量。昨天,Ta跑了多少新客户;这个月,Ta的业绩居然第一;这次,Ta承接的活动很成功受到表扬;今年,Ta升职了……
正如所见的那般,每个句子的开头,都是“Ta”,而“我”却不见踪影。
因为竞争关系,关注着Ta的一举一动、关注着Ta说的一字一句。生怕自己落下哪一个细节,就会让自己失去一席之地。
这份过度害怕被抢走、害怕失去的紧张,让我们紧绷着精神,陷入一种走不出的循环,不自觉将对方放到对立面,将对方的一言一行看作示威。
于是,开始比较着,Ta有的,自己也要有。Ta有一个项目,那我也要得到某一个项目,否则就是不公平、偏私。可是,每个人的特点不同、长处不同,适合Ta的岗位或者项目,不一定适合自己。
不自觉,这份过度关注,让我们开启一种莫名其妙的攀比模式,不管是不是在适合自己的跑道上。
【叁】
那个让我们过度关注的人,让我们失去了关注自己的能力。
我们在这种过度关注中,忽视了自己真正的需求,忽略了自己的生活,渐渐偏离了自己的专属航道。
如果,你是喜欢一个人而过度关注,你可以勇敢点,去表白去追求。无论结果,你总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努力。然后,回归对自己的专注,努力使自己与Ta势均力敌。
如果,你是讨厌一个人而过度关注,你可以审视周边环境,如果环境造就这种关注,你可以选择离开这个环境,使自己归心于自己。如果是因为自己的嫉妒或者小心思,请让你自己离这个人远一些,因为,你在无效地消耗自己。
放弃那个过度关注的人,回归自己吧!你的时间、精力,值得花在自己身上,而不是那个T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