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也有这种错觉:生活在十八线小城镇,是一件不错的事。
没有很大的生存压力。没有很多的勾心斗角,没有天价房款,也没有节奏快的压力,不需要好几个小时的通勤,不需要担心下个月的昂贵的房租……自由自在,好像已经到了人见仙境。
但事实是:只要不是家里本身条件不错的,在本地,大多数人只是挣着2000-3000元的工资,却要负担一大家的伙食费、通勤费、人情费、教育费用、养老费用、婚假费用、生产费用、住院费用……还有个人的交友费用、精神和身体的消费。
没有大城市的收入,却有着和大城市一样消费,甚至,同样的产品需要更多的费用。
一件冬季外套至少要六七百、鞋子也要二三百,一杯奶茶十几二十元起步、一份外卖也要几十块,房价虽然不是天价,但如果没有全家人的帮助,也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电动汽车日益普及,像样点的也要几万起步,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也是,同样的品牌型号,因为城镇销量低,都是临售价,没有什么大的优惠。更不要说一般人不敢生的大病,看不起,就直接等死。现在就近入学,最后一丝可能翻身的机会也被扼杀。
想要挣钱,只能做生意。但是,小城市的关系圈圈绕绕,没有关系,最大的可能是被耗死。
年轻时想出去,没多久就被召唤回来结婚生子。现在想,还不如留在外面拼一份事业,给自己博一脚之地。就算这辈子不婚不育,耽误的也只是自己。
接结婚后的生活,就像放牛娃一样,无限死循环。明知道有更好更大的世界,只能在手机上观看,像罂粟一样,让人戒不掉,又拥有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