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囚徒困境”与“镜面效应”

“囚徒困境”与“镜面效应”

作者: 咖尔 | 来源:发表于2021-03-14 16:14 被阅读0次

    最近的经历,让两个专业名词一直在我心里回响。一是曾经上大学时,西方经济学老师讲过的“囚徒困境”,属于博弈论范畴的。另一个是心理学里的“镜面效应”。

    囚徒困境

    一、“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讲的是: 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八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最终导致纳什均衡仅落在非合作点上的博弈模型。

    囚徒困境

    关于案例,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1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首先应该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事双方都会怀疑对方会出卖自己以求自保、其次才是亚当·斯密的理论,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人(rational people)",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进行选择。这两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盘算过程:假如他坦白,如果我抵赖,得坐10年监狱,如果我坦白最多才8年;假如他要是抵赖,如果我也抵赖,我就会被判一年,如果我坦白就可以被释放,而他会坐10年牢。综合以上几种情况考虑,不管他坦白与否,对我而言都是坦白了划算。两个人都会动这样的脑筋,最终,两个人都选择了坦白,结果都被判8年刑期。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二、镜面效应

    其实这个效应被提出是用在初创企业至企业鼎盛的过程中员工的心理变化的。遵循物理学镜面成像原理——镜像中的物体“近大远小”。将之用在“囚徒困境”中似乎也挺合适。当博弈的双方最终达成某种默契,甚至确定说对方是一个只顾自己私利的人的时候,那么纳什均衡是永远无法落在合作点上的。

    镜面效应

    试想一下你面对镜子的时候,你去龇牙咧嘴的指责镜子里的人,那么得到的必然也是镜子里的人的龇牙咧嘴,但如果你作为实体世界的人,心态开始变的平和,那么镜中人必然也是眉笑颜开的面对你的。但对面牢房的囚徒一旦被认定成为一个只考虑私利的人,那么比起十年囚徒生涯,相较之8年囚徒生涯必然更符合一个“理性人”的思维模式。

    三、一个故事

    曾经在S国有一个造镜人,当这个人把镜子推到某个没使用过镜子的人面前的时候,这个曾经仅在铜镜中照过歪歪扭扭的自己的人显然不明白这面镜子的成像的原理。面对未知的恐惧,这个人对镜中人龇牙咧嘴的试探了一下。结果,显然面对的是一个不请自来且龇牙咧嘴的“客人”。他显然不能接受这种行为,进而破口大骂,结果得到的也是“镜中人”破口大骂的样子。后来,造镜人,原本想解释说,你尝试着对他笑一下,结果都被失去理智的照镜人打断了。无奈之下,造镜人打破了镜子。直至有一天,这个造镜人给隔壁邻居造了一个镜子,他那时候才明白,造镜人所造的镜子比原来他认为好的铜镜好多了,没那么沉重,但却更能照清自己的衣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囚徒困境”与“镜面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nq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