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幸?)言中一次。
四年前,我在「兩光始終來自人性」這篇文章中,第一段話說的就是:
我的想法是,如果微軟買下Nokia,就像微軟(如果有機會)買下蘋果一樣,對雙方都是災難。
在今天TheVerge.com網站上的「Microsoft writes off $7.6 billion from Nokia deal, announces 7,800 job cuts」這篇報導中則提到:
微軟將裁撤7,800個職位,其中多數屬於手機業務部門;同時,該公司也將把當初併購Nokia手機業務相關的76億美金提列為損失。也就是說,微軟去年度在Nokia手機部門方面的支出就高達72億美元。
我想(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會這麼建議),微軟應該會逐漸淡出手機硬體和作業系統市場。原因很簡單,就是在短期間之內,微軟在手機市場中沒有取得關鍵市場佔有率的機會<s>;所謂「關鍵市佔率」以我的標準是20%或更高,而根據這篇報導的資料,目前樂觀一點說的全球佔有率在10%左右,但在各大陣營視為必爭之地的中國市場則只有1%上下</s>。(註:請參閱文末說明)
長期一點來看,來自Nokia的資產對這個狀態會有加分的效果嗎?看起來不會,所以斷頭殺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並不全然是Nokia在扯微軟後腿;反過來說,對於曾經紅極一時的Nokia、以及傳統上支持Nokia的客層而言,微軟也沒有加分的效果(所以是誰扯誰的後腿?)。
而後者這一點,才是我當年推測「對雙方都是災難」的主要原因。
企業的併購行為,有時候並不能單純以「買來加分」來推測動機;有時候「買來放著爛」、或是學鉤弋夫人故事「去母留子」也是常見的策略。如果這次的裁員行為有正面意義的話,或許就是微軟「去掉公司和員工、留下專利和技術」可以解釋的。不過即使如此(再做一次不負責任的預測),這一點對於微軟手機事業未來的市佔率和產品競爭力,都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微軟手機系統起色困難,並不在於產品不好(除了介面之類見仁見智的地方之外),而在於出現太晚、而且整個用戶使用習慣和生態系的風向已經完全被iOS和Android帶走。雖然手機這種東西(尤其Android陣營)的用戶品牌忠誠度並不高,但用戶對於系統還是有一定的黏著度。
以Windows Phone出現的時機而言,除非對另外兩個平台都很不滿意、而且很有嘗試精神的用戶,否則似乎沒有轉換到Windows上的強烈動機;而未來三五年內除非iOS或Android其中之一意外陣亡,否則Windows的市場空間應該不大。
再回到企業角度來說:從微軟的經營角度來說,切掉原本屬於Nokia這塊、並且認列損失是正確的作法(不然放著也只是繼續燒資源),方法上並沒有太多可議之處;重點在於這個舉動隱含著怎麼樣的前提、對將來的產品方向和策略有怎麼樣的影響。
但即使是對的作法,超過76億美金和7,800員工的成本,也等於宣告這次併購Nokia並沒有預期的成功;至於算不算失敗,就得看微軟手機業務的未來表現了。
參考閱讀:
補正:
我在前面舉證資料的時候,犯了不夠精準的錯誤:
- 因為寫的時候半夜想睏,所以沒有參考更多方面的資料。
- 在解讀資料時用了過少的樣本。
- 因為不想給人「唱衰微軟」的印象,所以太過好心高估了市佔率。
依照IDC的資料,即使是iOS的全球市佔率,也只在20%上下:
IDC: Smartphone OS Market Share 2015, 2014, 2013, and 2012 Chart<small>http://www.idc.com/prodserv/smartphone-os-market-share.jsp</small>
不過如果以同一份資料、同一個標準來看Windows Phone的話,市佔率好一點的時候也不過3%上下。
因為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刻意高估Windows Phone,所以才會有「『樂觀一點說』的全球佔有率在10%左右」的說法。而這個10%的由來,則是文章中所引的外電中,Windows在某些歐洲國家有超過10%的表現。
至於20%,則是我從10%這個數字反推回去的Windows phone應有成長空間。不過看來這一點是錯的,我應該用更精準的資料來推估,例如將「關鍵佔有率」下修到10%左右。
然而話又說回來,也因為照這份資料來看,iOS的實際市佔率是在20%上下,所以我說這個數字是「關鍵比例」還是有點道理的。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