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当打开朋友圈,谈到关于教育的事时,心理有一种镇痛,那就是感觉自己又落伍了,仿佛自己在教育上又失败了。这个老师说写作十分关键,那个老师说画画关键,这个也关键,那个也关键,常常让我感到心理发慌。可是凡稍微有些理性的家长应该知道,这种负面的恐慌没有必要而且需要消除。我认为家长需要在心理上对未来形式有个了解。下面是我对未来孩子生活环境的一些想法。
一、生存问题不是问题
我们家长挂嘴上,常说现在不努力以后在社会上怎么生存啊?这个命题实际上不成立。随着,目前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的温饱等底层生活成本,肯定会越来越低,相对质量还会好。网购的出现以及繁荣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孩子以后应该是更加吃穿不愁。人工智能时代成熟后,可想而知会更加“吃穿不愁”。所以,想开了孩子确实比我们这代幸福。
二、二元世界以及多元化社会使得价值标准很难衡量
实际上,家长心理愁的肯定不是温饱问题,对我个人而言,经常想的是“现在不努力怎么能活得体面啊?怎么能买得起好房子啊?”可是什么算体面,这在多元化社会,尤其是网络世界成型时代很难评判。原因是,现实物理世界一个人可以有好多房产,同样虚拟世界一个人可以有很多粉丝。人的资源范围变成了现实世界加虚拟世界的组合。在存物理世界,谁占房多,谁占地多,表示这个人厉害。但是,虚拟世界是谁粉丝多谁厉害。在这个格局下,社会价值也是多元化的,例如,一个可以分辨108种水滴声音的人,在虚拟社群上可以拥有大量粉丝。他也可以高高在上教人分辨水滴声音,加上将这些事上升到等哲学高度,你就不能说他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我们面临的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个未来世界,但是你会领孩子去听雨滴声吗?在这方面给他进行知识储备吗?我是不会的。
三、10000小时定律与孩子的课外特长
目前,大家都知道10000小时定律这个事情。但是,我们家长在实际应用中,却忽略这么个事实。比方说我们希望孩子多才多艺,全面发展,我认为这就是个矛盾的逻辑。首先,正常孩子如果每天抽一个小时练习一个技能,则需要1000天才能达到一个水准。目前,我测算孩子的时间很有限,加上儿童好玩的天性,每天可以用1小时来学习课外技能就不错了。所以,也就是1000天,三年能掌握一项课外技能。由此,我想到孩子在课外技能方面真的无法比较。也很难分出高低。
以上,我对孩子未来的环境进行了分析,我相信如果想开了,下一代会更好。而今天你无法用单一的分数标准去给孩子分级,因为社会已经是多元的,再有就是孩子时间有限,很难全面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