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那么一个人,能让我向老天讨五百年来对他好,那就是我爸。
既然讨不来,我希望我爸爸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这是我对他们唯一的期待。
写过我妈,我妈是那种特别理性,对待孩子也是的。我之所以长成这样有娇纵底气的一面,那是因为我爸爸。
我爸爸是个极疼爱小孩的人,对我堂哥,表弟妹都是,而对我这个他自己最大的小孩,更是直接的宠溺的。
这么说吧,从小到大,只要我提出的,他都想尽一切办法会满足我。
直到今天,我偶尔发朋友圈说想吃家里的某样菜,下次我回家就一定会摆在桌子上。他没有手机,我妈看到会和他说。
那不管这道菜对于他们来说多么贵,多么难得,一定会做给我吃到。
得亏我小时候也就一个爱好,喜欢买书,买文具,要不可能家是我败完的。我妈说:也就是天上的月亮无法摘到,不然你爸也会给你弄下来的。
我爸爸文化不高,应该说很低,从小没有母亲在身边的他,勉强读完小学就辍学自力更生了。
在读书,工作,生活上他能给我的指导并不多,而一生缺爱的他,无师自通地学会给小孩尽情的爱。这也成为我一生的底气。
我受不了别人大声和我说话,和人沟通也不喜受委屈,很大原因就是:你谁呀,我爸爸那么疼我都没大声说过我,你一个突然出来的人对我吼吼,我可不干。
这成了我人际交往的保护色。我可以和你心平气和说话,但是谁也不要想着压制我。
初二那年,我爸出了一场车祸,那应该是我家家境的转折点。他躺在病床上时,我刚好发烧了。
我从小到大发烧次数屈指可数,而且一旦生病就爹妈着急,抱着哄着的,所以直到初二发烧了我也不知道。我妈在忙碌照顾我爸之际发觉我蔫蔫的,一摸我滚烫,于是她决定带我走路去看病。
我爸在床上一下子就哭了,一边哭一边捶自己的脚,嘴里说着:唉,自己没用,自己女儿发烧都没法带着去看病。
此情此景,让我当时就发誓:这辈子我都要对我爸好。
我第一次看我爸哭,是因为他没法带我去看病。可我那时候已经初二了,不是二年级啊。
大学四年,他到处打零工,每月的工资就给我做生活费。这点在我家成了共识,妈妈,弟弟妹妹都默认就应该这么做,没有人对这笔钱到底该用来改善家里还是寄给我出现分歧。
所以我说我是举全家之力供出来的。
而我爸最有意思的是,天天和我妈说:怎么女儿不打电话的,听听声音也好啊。
毕业那年,他和我妈不知道怎么存的钱,把我的助学贷款给提前还了,所以我即便是一个家境不好的毕业生,但是出社会是轻装上阵的。
这和我爸妈的勤劳分不开,也和他们一心一意为我好分不开。
我现在对我爸妈没啥要求,只希望他们自己看好身体,健康平安就行。
其他的我也不需要他们帮我,一是能力有限,二是他们辛劳一辈子,我实在只想他们轻松一些开心一些,日子有滋味一些。
要说我真提出,帮我还贷什么的,他们也会不会拒绝的,虽然可能能帮的力度很小,但是他们从来不拒绝我。
我一直不太理解有些人一旦说到照顾父母,和家里人同心协力出了些钱后就总喜欢说的"人要为自己而活"的心理。
人应该怎么样是为自己活呢?
结个婚生个娃就是为自己而活,还是单身潇洒自在的活是为自己而活。
我觉得都不是。人努力为自己心爱的东西或者在乎的人而活,就是为自己而活。
你可以为你的家庭你的孩子付出,是为自己而活,为啥为你的父母,你的手足付出一些就不是呢。
人不要活得那么悖论。
只要付出的人和事,是心甘情愿,又能甘之如饴,就是为自己而活。
人永远不是,也不可能只为自己而活。谁也不是石头里来的,也不能最终脱离情感而活。
对于我来说,父母能够健康平安,手足和睦各有前程,已经是最满足的事了。
至于谁付出多少,那不是可以计算的。
谁多爱一些,谁多付出一些。
如果可以,真希望再有五百年,来对我爸爸好,而不止今天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