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长年从事文字工作的朋友,对评判公文材料的优劣,有一项基本共识,就是先观形式,再看内容。所谓形式,主要看标题提炼的好不好,到不到位。好的标题,往往能让人记忆深刻,益于理解,乐于传播,对材料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什么是好的标题?如何提升标题水平?本章节,通过实例剖析,从入门新手到进阶文秘、再到笔杆型的领导,将这三类人的标题特点进行梳理,与大家一同品析,从中挖掘标题提升的方法路径。文末,再奉上本专栏源文件中的1300组优秀分类标题,供大家实战参考。
一、入门级标题
所谓入门,泛指两类人,一类是办公室新人,有文字基础,但缺乏材料经验;另一类是应付工作任务,有经验但缺少创作激情。他们写的标题都有个共性,喜欢清单式的陈述标题,像记流水账一样不费脑。
举例:某企业年度工作总结标题
一、组织完善各职能运作体系
二、推进核心业务市场覆盖,强化品牌建设
三、积极推进各分支机构与地方公共事业单位客情维护,整合区域资源
四、规范与完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五、下年度工作计划
标题品析:此标题有两大突出问题。
一是标题结构不统一。看整体,各个标题没有对仗的痕迹;看个体,标题没有完整呈现出要点。
二是标题逻辑关联不清。无论是从时间推进,或事件推进,还是结果推进,都找不出作者的陈述逻辑。
作者的主要问题以主观思维,用记流水账的心态写标题,没有站在读者角度去思考,如何去提炼文章要点,如何去规划逻辑结构。
如“组织完善各职能运作体系”,按“问题+措施+成效”的结构,可调整为“部门协同运作乏力,完善职能运作体系,提升组织运作效率”,修改后的标题结构统一,逻辑清晰,句式押韵,并明确了工作重点是围绕“运作”来展开。
寻径建议:这个层面,如果对学习反感,又对动脑排斥,想要提升,最好的办法就是抄作业。看别人在同类型材料上是怎么拟标题的,然后照葫芦划瓢,久而久之,就“抄出水平”了。这是最懒最消极的办法,但却能解决实际问题,被动思考比不思考强,推着走比原地踏步强。
二、进阶级标题
所谓进阶,一般是那些具备文字功底与实战经验,长年服务于领导的文秘工作者。他们的标题,符合公文写作规范,且符号感很强,一看标题,就能识别出公文的形式、属性、甚至是材料的重要程度,不敢说字字精辟,但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工作场合。
如,“一二三四”式标题
1、一个突破,两个试点,三个率先,四个中心。
2、坚持一个原则,做好二次学习,达成三项指标,提出四点要求。
3、健全一套制度,抓调度,强监督。紧握两个抓手,抓规范,促成效。力促三个到位,抓责任,盯落实。坚持四个强化,抓管理,做示范。
标题品析:此类标题有亮点也有隐患
先说亮点。简洁凝练,对仗工整,渐进式的推进与展开,易于读者理解、记忆,并引发联想,类型属于公式性标题的范畴,也是文字工作者广泛使用的一种写作套路。
再说隐患。标题是以内容为中心,围绕主旨去提炼,但若文章内容并不符合句式条件,刻意套用公式去拼凑“一二三四”,牵强斧凿痕迹明显,就得不偿失了。
寻径建议:这个层面,重点是抓标题的应用场景,根据材料的类型,捏准最佳的标题呈现形式,像“一二三四”式标题,就适用于领导做工作报告。那么,经验材料、调研材料、总结材料等不同类型,什么样的标题形式更具适用性呢?这就要通过各种渠道,多看、多学、多积累,总结出最佳方案。如,系统完整的看领导的各类讲话材料,把标题与内容结合在一起来揣摩。积累各类精妙标题,分门别类收藏,写作时,拿来参考,可以激发创作灵感。久而久之,就能提炼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标题,给自己的材料打上标签,别人一看材料标题,就知道这是出自某某某的大作。
三、笔杆子标题
所谓笔杆,是从基层摸爬滚打,积累出丰富材料经验,具有宏观格局的优秀领导,写出的标题,层次分明,恰到好处,精妙无比。
举例:
1、奏响营商环境“高八度”,唱出惠企惠民“好声音”。
2、成绩只能高兴一晚,问题不容忽视一刻,工作还要发力一年。
3、回看过去,可圈可点。着眼当前,防微杜渐。今后工作,抓实重点。展望未来,美景无限。
标题品析:上面3个标题,题1饱含喻义,生动形象,摘自《人民日报》;题2富有新意,值得细品,摘自某厅级领导讲话稿;题3句句押韵,层层递进,摘自某县委领导年终讲话稿。所谓笔杆一出,惊艳四座,回味其中,望尘莫及。
笔杆型的领导,之所以能提炼出精妙标题,是其已经超脱了文字层面的格式、句式的刻板,通过看清时事,认清形势,站在全局的高度上落笔纵论。这也是为什么,优秀领导在作会议总结发言时,用标题的简短数语,就提炼出了整场会议的要点精华,这是值得文字工作者去学习和思考的。
以上,是本章节为大家分享的有关优秀标题的识别方法,与提升标题写作能力的要点。希望能给各位同仁,提供到一些实战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