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有一种本能,就是逃避。即使受苦不可避免,还是想尽量往后拖,反而让生活中可以享受的部分也渗透了担忧。但人性里还有一种直面的趋向,它让人的眼光可以越过受苦的遮蔽,为自己开拓出更大的空间去成长。这样的人总会选择用更成熟的方式应对人生之苦。
这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基于对人生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生活是艰难的,人生不免有痛苦。另一种理解是,生活是容易的,人生必须快乐。抱着前一种人生观的人,对生活有真实的理解,对人生也做好了准备,愿意并且能够承受生活的艰难,并在受苦中尽量创造快乐和意义。抱有后一种人生观的人,在遇到人生的艰难挫折时,会拒不接受,他们抱怨、躲避,却躲不掉,反而让自己生活得很不快乐,也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甚至,有一些强求在生活中必须每时每刻都快乐的人,发展出了心理症状。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材料作文:两个孩子吃葡萄,一个孩子先吃一串葡萄里的最好最大的;而另一个孩子则先吃一串葡萄里的最小最不好的。以“吃葡萄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其实这个“吃葡萄的启示”不就暗含着两种人生态度吗?形象的来说,不就是你愿意早挨打,还是晚挨打吗?
在我来看,一个人在面对先苦后甜和先甜后苦时,是可以折射出一种人生态度,一种能力的。而选择后者的人也一定可以迎来一个更加丰满且成熟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