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春娜
培养劳动能力 激发责任意识
张文质老师在书中所说: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强的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会更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想想自己小的时候,一放学就要下地割草,夏天里到麦田拾麦穗,西瓜收获的季节看瓜,搬瓜,跟着父亲卖瓜,后来家里开起了菜园就更忙了,星期天,节假日一大早要起床去地里干活,拔草、锄地、种菜、浇地、施肥、蔬菜成熟的季节忙上加忙,每天下午,太阳火辣辣的晒着大地,我们就已经开始干活了,摘菜、称菜、摆放、第二天一大早还要去集市上卖菜,现在回忆起来是挺辛苦,但是很丰富很富足,想想自己身上的吃苦耐劳、永担当的品质就是从小的时候锻炼出来的。
现在,因为城市化等原因,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孩子们劳动的机会少之又少,孩子劳动意识教育明显欠缺,记得在写作文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竟然不知道麦子是什么季节熟的,花生是什么季节播种的,还有的学生麦苗和韭菜分不清,虽然可怕但是还是有原因的,因为现在机械化时代,各种收割机都有,无论是收还是播都很方便,一个成人可以种十几亩地,完全不用家人帮忙,但是,许许多多的孩子不会做饭、洗衣、刷鞋、整理房间就说不过去了,所以,父母应该创造一切条件提高孩子的劳动能力。
最好的机会就是——家务活。
把家务活进行罗列,进行领取,每个人领取自己能胜任的,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
我记得儿子5岁的时候,他领取了摆放鞋子的任务,做的可好了,每次我们进屋把鞋子方门口一放,小小的他就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 了,摆放的井井有条呢,被夸奖之后,摆的更起劲了,其实,孩子在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参与,想做些事情,来“显摆”自己,但是有些父母为了快点完事,或者是嫌孩子做的不好,干脆就代劳了,这样一来就剥夺了孩子参与锻炼的机会,等孩子养成了不做事的习惯之后,父母们又唠叨着说孩子怎么懒怎么懒,殊不知那是自己“惯”的呀!
今年暑假,我开始锻炼让9岁的儿子外出买菜,已经两次了,我列出清单,给他钱,他负责购买,孩子还是完成的不错的,在这个过程中,他肯定是要和老板沟通,自己选择菜,认识菜,结账等,提回来,收获是丰富的。
平时,女儿在外上学,一到假期,我们就把家务进行分工,领取,对于自己领取到的,选择的,孩子还是很愿意做的,同时,我们也轻松了好多,一定要记着,孩子劳动之后,要送上赞美,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
如果孩子一直没有参加劳动,一开始,不要有太大的期待,从小的任务慢慢来,多鼓励,有耐心,花点时间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孩子在体验中会获得成就感,也能激发孩子的责任意识,对孩子成长是很有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