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项羽的粗浅了解均来自小说与影视,以为他就是莽撞的武夫一个,刚弼自用目光短浅。
但语文课本《垓下悲歌》这段,却描写了不一样的项羽,不但把他写活了,而且还写出了项羽美的一面。
项羽是输在了谋略上,所以他最后败北了,但项羽却有他美的一面,别看项羽是个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其实他太像个少年郎了,他的美就体现在他性格的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的多情,第二个方面的自负,第三个方面的骄傲。一句话概括:霸王至死一少年!
项羽的多情
顶羽被刘邦包围在垓下,阑夜徘徊时听到四面传来楚歌,知道大势已去,心里难过心烦便回大帐饮酒。
大帐中面对身边最亲近的人和马,又不禁康慨悲歌起来。“力拔山兮力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耐奈何?”
“我是何等的英勇盖世,奈何时运不济啊,连乌骓马也不能再驰承战场了,我的人生再也飞扬不起来了,虞姬啊虞姬你说我还有什么办法?”
面对穷途末路,大敌当前,他却左顾右盼,为虞姬悲歌,为乌骓马悲歌,太多的不舍放不下,这就是少年郎的多情。
再看刘邦,在彭城之战大败,逃亡的路上,只想快马加鞭的逃离,不惜两次把亲生儿女弃于车下,虎毒且不食子,何况人呢?刘邦有着成年人的算计和冷血,相比之下显示出项羽的有情。
项羽的自负
项羽自诩力拔山兮气盖世就可见其自负。
更甚者是在被刘邦穷追猛打,已入绝境时,仍向部下言:“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之我,非战之罪也”。意思是“我知道今天是人生中最后一场决战了,我要好好为你们打上一场,别看我们就剩这么几个人了他们那么多人,我一定会为你们突围,杀他们一员大将,砍掉他们一面旗子这三个目标,让你们看看真的不是我打仗不行,是天要亡我啊”。
面临生死关头了,项羽仍然不认输没有错,这是多么的自恋,多么的自负又是多么的不成熟,妄如一少年啊!
项羽的骄傲
项羽人生的最后关头,前有滚滚乌江,后有万千追兵,身中十余伤,再也不能战斗。
项羽的选择是回过头去,看见自己曾经的老部下兼同乡,投靠刘邦的吕马童,对他说:“听说刘邦赏千金买我的人头,你我是同乡又是故人,我就赏你个千金万户侯拿我的人头去领赏吧”!这是怎样的一种“男儿到死心如铁”啊!
至死都不认输不低头,这也是少年郎的意气用事!
再看对手刘邦,在鸿门宴中,刘邦知道自己打不过项羽,就老老实实认错讨好,什么面子里子都不要了,这才叫好汉不吃眼前亏,这是成年人的忍辱负重。
项羽的最后时刻,乌江厅长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亭长是同情项羽的,他想让项羽渡江而去,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项羽却至死拒绝,项羽言:“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当年我是带着八千的江东子弟出来的啊,如今他们都没了,我一个人回去,我有什么面目去见江东父老,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个世上啊!
项羽的英雄气荣誉感太强了,他不愿对不起任何人,他太骄傲了他不想苟且地活着,他不愿别人看不起他。这也是少年最能体味的一种感觉。
反过来看刘邦,他会脸皮这么薄动不动会感到羞耻吗?他才不会。
当年楚汉相争时,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抓了起来,并写信给刘邦,要刘邦投降说如果不投降就烹了他父亲,刘邦却回信说,咱俩一起反的秦,算做是兄弟,我父亲也算你的父亲,如果真把他煮熟了,别忘了分我一杯羹。
这看似赤裸裸的耍无懒,却是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该有的素质:能屈能伸。但项羽却不如此,他骄傲,他不负任何人,更是只能伸不能屈。
再看项羽这三种性格,都是英雄气,少年气,唯独没有成人气政治家气。不难想象当年项羽就是凭借这不怕死,不世故的少年气概,才在别人都不敢打的时侯打出来,赢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也赢得了霸王的称号。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少年气,使他止步于项王,而让刘邦得到了天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