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自然要关心今年高考历史题的出题情况。结果,看到大家纷纷表示,伤不起!
先来看一波大家的反馈:





看大家的讨论,我简直笑出了眼泪,同时又开始担忧,这历史老师也是越来越难做当啦,只有专业知识是远远达不到教历史的要求了,看来以后要广泛涉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真的要努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语文,研究剧本,十八般武艺,样样不能落下啦。
对于高考出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是,我表示充分的理解和赞同。
每次开家长会时,都有一些家长说:“历史,怎么还考不好,历史还不简单吗,不就是背一背就好了”
我每次都笑一笑,心里暗暗叫苦。耐心的跟家长们解释。
初中历史属于第三组合,地位一直比较低,如果孩子语数英,体育都很棒,第二组合也优秀,那么处于第三组合的历史其实并不影响孩子考上好的高中,所以一些孩子经过分析之后,就对自己的历史学科设定了没那么高的目标。
你把她当目标A来抓,她自己会说:“老师,我历史不需要考A,我考个B完全就可以”
正因为历史学科的地位比较低,所以就很少有话语权,但是考不好,也是会影响总体报考的,所以还是要努力的让每一个孩子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绩来。给孩子一个交代,给家长一个交代,也给自己一个交代。
那是不是临近考试集中背一背就真的可以考好呢?
答案是:NONONO!!!
近年来,越来越注重培养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情感价值观的提升,培养的已经不再是背书复述的机器。
目标的改变,一定会牵动出题的改变,考察方式的变革才能真正的带动教学方式的变革。
现在越来越多的材料题,都是结合语文的经典古诗词,政治的热点等材料,多种跨学科的整合,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进行归纳总结,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迁移运用的能力,而不再是单纯的记忆知识的能力,其实,这真的是考试改革的一大进步!培养的也必定是越来越全面发展的孩子。
有家长说,这样老师们教起来不就更简单了吗?
nonono!!!
这样其实是更难了,对老师们的要求更高了。
以前单纯地考察知识,说实话对于历史学专业的我们,知识完全是游刃有余,需要不断改进的无非就是教学的方法,抓学生提成绩的方法。
尤其是教上几年之后,对于知识体系,考察的考点已经滚瓜烂熟,教材教案的把握也是越来越炉火纯青,也就越来越轻松。
但是,现在完全不是的。
现在,处处都是改革,老师们不仅要专业知识过硬,业务能力精湛,更要不断的适应改革的步伐,掌握更多的信息化的手段,要钻研课标,真正的研究学生学情,真的立足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做人做事的能力和必备品格。
这比单纯的教知识,出成绩,对老师的要求高太多。
你永远不知道会考到多么新颖的材料,你也很难通过背一背,讲一讲,做题练一练,就能把学生的能力短时间内提高。

以前,老教师的日子很好过。现在,老教师纷纷叫嚣吃不消。
很多人以为,做老师多轻松,寒暑假,双休日,又稳定…
真的希望这样以为的你,能走进我们的日常,感受一下老师一天到晚在做什么,压力有多大。你就知道为什么老师的平均寿命都比较低,老师得颈椎腰椎病概率有多高,老师为什么老的那么快…
除了上好每天的课,每节课背后的备课过程更是双倍的甚至三倍的辛苦,每天堆成山的作业需要全批全改,做好记录,在做好各种反馈和指导。
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还需要你不断的读书,不断的研究,做课题,做项目,不断更新自己,学习新的技能和方法。
年轻教师要想成长,就要勇于承担班主任的重担。一天到晚起早贪黑的忙碌,早七点到晚九点的在教室时间,是全程奉陪学生的,每一个课间空都可能会有各种事情等待你去解决。
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矛盾,心理…方方面面需要照顾和妥善对待。
加上寄宿学校,就更是工作量大大增加。
我们学校是很少有教师办公室的,所有一线教师都是分配到教室办公,全程陪伴学生,每一节课都在教室里备课,听课,上课,处理班级事务,学校事务…
你以为的上完讲两三节课,就轻轻松松的喝喝茶,聊聊天,看看报纸的样子是没有的…
学校会有很多的活动,比如美食节,研学,运动会…每一个活动的背后都需要老师们从方案,到实践,总结复盘反思的保驾护航。
竞聘职称的压力也是常人很难想象的,每一行职业都是有压力的,只要你有所追求,那么就没有所谓的舒服,除非你就认定了要无欲无求,混吃等死。
但是,但凡你是有良心的,教师这个行业就不允许你混吃等死,因为你面对的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栋梁,当然要兢兢业业的对她们负责。
教师行业不轻松,但是是我所热爱的职业。与最青春活力,单纯美好的学生打交道是我热爱这个行业的动力。
你用心对待她们,她们也会真心的喜欢你,看着他们渴求知识的眼神,看着她们一点一点的进步,即使毕业若干年,他们依然还记得你,挂念你,那份职业的幸福感也是无与伦比的!
作为年轻一代的骨干教师,迎接新时代挑战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今年,由于疫情原因,信息化网络教学迈进了一大步。云教学,云教研,云读书,云探究都在挑战者我们,也同时给了我们太多的机遇。
来吧,青年人,机遇与挑战并存,当然得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努力的乘风破浪!
岁月拾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