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热列祝贺第12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强化“共生”话题!
文/钱宏
谢谢@张晓岚 兄长及时转发《“共生”之辨:12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在美举办》新闻!
王治河兄好!
祝贺12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成功举办,特别现任IPDC院长菲利普·克莱顿先生与会嘉宾终于意识到:“今天,没有比‘共生’更重要的话题了”。让我十分开心!我们终于可以满足中国精英“出口转内销”的保险心理了。
其实,全球共生研究院(IGS)副院长程一恒先生(新加坡),在2014年的罗马俱乐部年会(墨西哥)上就讲到并在与会者中达成一定共识:“为了地球生灵的共生,必须限制人类文明的足迹”。只是,罗马俱乐部的年会并没有得到中国新华社等官媒报道!
我们全球共生研究院将于今年12月10-13日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颁布70周年之际,将拟与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联合举办“2018’工合国际·第五届全球共生论坛”,欢迎王兄莅临指导!
再次感谢小建兄为我们牵线相识!
弟:钱宏
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Institute for Postmodern Development of China (IPDC),IPDC的创始院长小约翰·柯布先生,致力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令人敬佩!
从生态战争(包括工商文明中的恶性竞争)到生态文明,是现当代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而生态文明的灵魂,即是“共生”。
我们Institute for Global Symbiosism(缩写IGS)自2015年始就通过特约研究员美国华夏社会基金会主席游小建先生及IPDC秘书长王治河传递“全球共生”理念。并邀请王秘书长做《相约共生丛书》编委。王治河秘书长给我来信表示:“佩服兄对共生主义的精深研究和不懈推广。咱们的确是一个道上的朋友。对于兄主编的《相约共生丛书》,弟愿意高攀做个编委。”并邀请我参加11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而且特别提到“鉴于兄的道德文章,兄的会议注册费算我们的。”
现任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院长、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代表菲利普·克莱顿终于意识到“共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的意义!他说:今天,没有比“共生”更重要的话题了。在我们有机马克思主义者眼里,共生意味着“为了共同的福祉而生活”。这次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上,还设立“柯布共同福祉奖”。
再次祝贺“第12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在美举办!很高兴中国的新华社等中外媒体持续关注!
最后,请允许我,提一个象《智取威虎山》中李勇奇式的问题:我们中国人在现当代文明道路上,难道总是要“醒得很早,起得很晚”吗?在“全球共生”理念的原创大地上,传播推广为什么这样难?
什么时候能结束:一边责怪中兴等造不出芯片还骗取上下爱国心,一边无限推迟开放自己国民行使“法无禁止即可为”权利的时间这种尴尬局面呢??
有着五大发明(汉字、造纸朮、印刷朮、火药、指南针)的中国人,形成共识当并不难。在同一个太阳系,月有阴晴圆缺,地有春夏秋冬,对于大国而言,上苍并未偏袒于谁,可创新的月亮,真的总是外国的圆?
阳子2018年5月3日于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
附件:
“共生”之辩:12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在美举办
没什么比“共生”更重要的了
第12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在美举办
新华社等中外媒体持续关注
4月27日,景色旖旎的世界著名生态小城克莱蒙群贤毕至。第12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暨首届 “国际生态文明青年论坛”4月27日在此召开。著名海外智库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美国过程研究中心、克莱蒙市政府、美国生态文明研究院、美国克莱蒙培泽学院、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黄河科技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了本届论坛。来自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缅甸、中国香港地区等地160余位中外代表参与了讨论。
本届论坛在“生态文明与共生性发展”的主题下探讨了“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内涵”,“生态文明的实践进展”,“生态文明与中国”, “青年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以及“生态文明文化与教育”等论题。“共生”是本次会议的关键词。其本意是共存共处,互惠互利。与执念于丛林法则的旧文明不同,共生成为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核心理念。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国家战略。
在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院长、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代表菲利普·克莱顿看来,今天,没有比“共生”更重要的话题了。在我们有机马克思主义者眼里,共生意味着“为了共同的福祉而生活”。马克思“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可以看作就是为了共同的福祉而生活的要求之一。现代的全球资本主义和人类与他人的共生以及与自然的共生是对立的。著名罗马俱乐部资深成员,哈佛商学院前教授大卫柯藤强调: 我们已经到达了人类历史上的决定性时刻。除非我们能够找到一条全人类共享的、能够与地球自然系统保持均衡关系的、满足地球人口的基本物质需求的生态文明之路,否则我们就有可能成为首个故意自我灭绝的地球物种。他认为这对中国来说是一种独特的挑战,如果中国选择通过文化和制度上的深刻变革来领导全世界走向生态文明,在这种生态文明中,人类放弃了过去寄生地球和剥削资源的角色,并且接受了地球的治愈者和看护者的新角色,为了所有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的富足而不懈努力,那将是整个世界的福音。年逾93的世界著名生态哲学家,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博士在题为“追求双赢 ”的大会发言具体探讨了双赢式的既造福人类又造福环境的共生性发展。他说“也许在所有当中最重要的是人们开始学习如何建设共生的社区共同体。我们可以帮助恢复生态系统中的共生关系。我们可以建设像保罗•索拉里在亚利桑那州的阿柯桑地所设计的那种共生性的城市、农场和运输系统。我们可以设计共生的社会结构,然后教育我们的孩子保护和深化它们。一步一步地,我们可以开始走向文明变革的运动。”
克莱蒙研究生大学政治教授莎伦•施诺伊思是第10届柯布共同福祉奖得主,是在美国推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行者之一与会的许多中外代表提到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蕴藏着丰富的“共生智慧”。美国密西根伟谷大学哲学教授史蒂文•劳尔,克莱蒙培泽学院和克莱蒙研究生大学政治教授莎伦•施诺伊思,英国作家,理学研究所创始人杰瑞米•兰特,《美国经济学与社会学》杂志主编克里福•柯布等学者分别从儒家的“关系中的人”,张载的“民胞物与”,老子的道法自然和道家的无为等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生智慧。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王春益,重庆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全,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海江教授,黄河科技学院生态文化中心主任、建设性后现代与生态研究中心主任鲁枢元教授等中国代表在大会发言中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喜成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共生性发展的独到看法。
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项目主任樊美筠在致辞中强调,生态文明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论坛的主要组织者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项目主任樊美筠在大会致辞中强调,生态文明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它需要我们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以及我们每个人全身心的付出。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既能求知,又能行动,一种世界观级别的变革才有可能产生:生态文明是我们共同的机会。
克莱蒙市长奥潘伊·纳萨里专程来到论坛,向中外嘉宾致欢迎辞克莱蒙市长奥潘伊·纳萨里专程出席了开幕式,并在致辞中强调了在“全球村”的时代各国合作面对挑战的重要性。他表示,生态城克莱蒙致力于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保护,努力成为宝贵资源的优秀管理者。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王春益受姜春云委托,向小约翰·柯布转交姜春云新著自2006年以来,每年四月下旬在南加州美国著名生态城克莱蒙举行“生态文明国际论坛”,迄今已有数千位来自中国、北美和欧洲的生态文明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非盈利机构负责人参加。海内外重要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国际日报》都专门对之做过报道。前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总理、人大委员会委员长姜春云同志曾两次给论坛发来贺信。第12届论坛举办期间还举行了首届国际生态文明青年论坛和第11届“柯布共同福祉奖”的颁奖典礼。该奖旨在奖励世界范围内为推动人类和自然共同福祉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本届“柯布共同福祉奖”得主为中国著名生态批评家,黄河科技学院特聘教授鲁枢元。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介绍了该院课题组在“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成果,并分析其世界意义,主张以绿色发展引领囯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現代化在颁奖典礼上,罗马俱乐部资深成员柯藤博士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教授分别做了“生态文明与新启蒙”和“方兴未艾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本届“柯布共同福祉奖”得主鲁枢元教授随后发表了获奖感言。
本届论坛首席开设青年分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子参与了讨论。 新华社等中外媒体对论坛给予极大关注并派出记者作了专门报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