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从小过于谦虚,爱否定子女,似乎是国人的传统。很多子女都不算在父母羽翼呵护之下长大,而是在不断被否定的声音中成长。
印象最深刻的是《红楼梦》中贾政对于宝玉的态度,不是打压否定就是万般瞧不顺眼溢于言表,不分场合,甚至在一群门客面前,在下人面前。虽然有赵姨娘挑拨离间的成份,有作为严父形象的树立,️有恨铁不成钢的情绪,但贾政和宝玉的父子关系,无疑是过于严苛的,并不是多么健康的家庭关系。
封建社会结束以后,国人的父子关系,也没比当年好了多少。做父母的,本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和原则,继续打压和否定着自己的孩子,这成了多少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有少数子女真的愿意和父母做朋友,遇到事情平等交流,这样健康的家庭环境似乎已经成了“别人家的家庭”。
于是,多少幼小的心灵被一次次破了冷水,被不知名地伤害,导致很多子女走上社会时表现得极度缺乏自信,缺乏的正是来自于血脉亲情的及时肯定和鼓励。中国父母一方面恨铁不成钢,及时打压否定子女,一方面又期盼着子女在社会上混得风生水起,超出预期,怎么可能,这太难了。贬低子女,在外人面前对于自己的孩子否定谦虚到极致,似乎已经成为了几代父母做家长的潜规则。
孩子最大的体验就是很多时候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有句话说孩子和父母分享快乐,快乐就会消失,和父母倾诉烦恼,烦恼就会加倍。是父母不爱孩子吗?当然不是,他们只是表现得沉稳低调、居安思危,但这让孩子很容易误解成为父母不爱自己,也没有把好的情绪展现给自己。
这几届父母在家庭中带来的情绪价值太差了,真的要好好反思自己。我们80后那一代人的父母,更是封建父母的典型。孩子长大了工作了,给钱给东西孝敬父母,多半会挨骂,而且固执不接受反驳,主要说辞就是不要浪费钱,乱花钱。孩子们就想问,那留着钱不花,不及时把好东西分享给父母,难道都等到最后几年送给医院吗?但现实是,这个不让花钱的问题,无解。
好在为人子女的我们懂得自救,我们的内心在几度磨砺中变得越来越坚定和相信自己,同时我们也在努力做好的父母,不像父母那一代人活得那么拧巴,一边爱着孩子,一边又在不断否定着自己的孩子。我们和我们的孩子站在真正的阳光下,互相欣赏,互相夸赞,及时分享生活中一切的美好。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