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四大古镇之一:隆里
明清古城,汉文化孤岛
这里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军事城堡之一,建于1386年,始为朱元璋之子楚王朱桢平定古州吴勉暴动后,修建的重要军事城堡。集明代军屯、古建筑和古民居于一体。
六百年古韵犹存。放眼望去,良田千亩,阡陌纵横,四周群山环抱,浓荫覆盖。这里以汉文化为主,同时受当地苗侗文化的影响,形成有别于中原文化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亚文化群体。
古城南北宽217米,东西长222米,设东南西北四道城门,东为青阳门,南为正阳门、西为迎恩门,北门常闭。建有城墙、书院、古街、古井、古桥、古墓、古碑、衙门、城隍、寺庙、戏台可谓应有尽有,功能完备。
城里有72姓,72口水井,居民多为明代屯军的后裔,其祖先来自安徽、江西等省,三槐第、湖苏世第、关西第,体现出对故乡的眷念和向往,科甲第、书香第,更是弘扬传承耕读传家诗书济世的传统。
清阳门上建有三层高的戍楼,为官员、军队等进城之门,取“紫气东来”之意。现在,这里是城中居民的主要入口,游客进城参观的必经之处。
龙标书院,为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所建,当地人称王昌龄为“状元”,其中、状元桥、状元墓、状元祠都为纪念王昌龄而建。至今仍是礼仪之乡,重教好学,文化气息十分浓厚,前几年过来还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今年时间太赶,没有仔细去体会。
宗祠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陈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三间两进两天井结构,外围护封火墙,正面为古牌楼样式的大门,顶部飞檐翘角,门上方绘“德星堂”匾额。还有江氏宗祠、陈氏宗祠、所王宗祠、西王宗祠、龙王宗祠等。宗祠建筑,因其宗族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花脸龙”,明代屯军时由隆里先民带入隆里,清代臻于成熟,传承至今。“花脸龙”顾名思义,所有扛龙人的脸上,用颜色画上五彩脸谱,生、旦、净、末、丑尽全。据传是从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建功立业后“蓝季子会大哥” (又名“戏皇嫂”)一则戏的传统故事演化而来的,至今仍固守着极具汉文化特色的传统!
这里还是贵州省四个生态博物馆及二十个重点保护与发展的民族文化村镇之一, 2007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人少、好玩、没有过度开发,没有其他景点的人山人海,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小巷,仿若一方世外桃源,特别适合创作寻找灵感。
(部分资料来自百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93292/d4e8219ad02838b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93292/c7b826a71c7a3b0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93292/6a0a4291127c0b1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93292/bc99eaf9957a9fe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