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二十一. 惟道是从

二十一. 惟道是从

作者: 岳洋芊里 | 来源:发表于2021-07-09 22:35 被阅读0次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讲道的生机妙有。老子说: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段告诉我们,道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们都记得很清楚,老子在第一章就说:道是不可道的,可是不可道,还是要道。老子先说这个是不可道的,如果你硬要听,就是想知道,那么我也只是可以勉强形容描述一下的。但关键还是要自己用心去悟,不要把他的话当作是宝典,一个字都不能改,那就糟糕了。所以,我们理解任何东西,背概念,永远不如自己理解了再讲述出来的透彻。

    孔德之容

    “孔德”,就是大德的意思,也就是老子所讲的玄德。玄德,就是以空为德。

    所以,你对一个中国人说多亏你帮忙,他肯定说没有没有;你说上次多亏你救我,他肯定说哪里哪里。他就是不承认,他是不会承认的。如果一个人说,没有我你哪有今天?没有我你老早没命了。别人听了只有反感,绝对没有好感。

    德是变化的,它是道的作用,所以一般人只能看到德的部分,看不到道的部分。

    仔细品读道德二字,我们只能看到德,它是个态度,是个行为,是个言词,是个表现,但是道我们始终看不见。因此,大德我们只能用形容的方式来让大家有所了解,而不是真的就是这样。

    下面这句话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叫道德,它的内容是什么。就四个字:

    惟道是从。

    完全跟着道去走,而不要想东想西。“惟道是从”,后来变成大家遵从老子的一个强烈的主张,这也不是好事情,因为它一旦变成宗教就糟糕了。

    如果不“惟道是从”,那都是坏蛋,没有这回事。道太大了,坏蛋也在道上,如果坏蛋不在道上的话,那道就太小了。

    小德可以不“惟道是从”。其实这一点孔子也有说法,孔子说大的事情不要违规,小的事情无所谓。要有弹性,而不是僵化执行。所以,在不同的人的不同理解当中,这也是非常有争议的。

    “道之为物”,

    道本来不是物,道所表现出来的样子,

    “惟恍惟惚”,

    好像有,又好像没有,好像没有,又好像有。仿佛有,仿佛无,就叫恍惚。

    “惚兮恍兮”,

    就是来回摇摆不定。

    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人似乎经常摇摆不定,但如果每个人都坚定目标,朝向固定的方向,那人跟机器一样了,还算是人吗?如果连个象都没有,又怎么惟道是从?

    因此,老子就告诉我们,它摇摆不定,恍恍惚惚,

    “其中有象”。

    可是一般人看不懂。什么象?形象,现象,天垂象的象,它都是实在存在的,只是它不清楚,视而不见,所以不能用看,而是要用观。观非常重要,它是用心去看,而不是用眼睛去看,用眼睛去看是看不到的。

    “恍兮惚兮”,

    它有痕迹,有本质,所以能发现

    “其中有物”。

    这个物,就是万物的本体,万物的根源,而不是具体的东西,这就叫道。我们要找到这个,才能够谈惟道是从。

    “窈兮冥兮”,

    “窈兮”,是微不可见,用显微镜也看不清楚;“冥兮”,是深不可测。海底太深了,人根本看不见,就是因为它微不可见、深不可测。所以,它才有生养万物的精气。可见,在这个微不可见、深不可测当中,

    “其中有精”。

    “精”,就是最小的原质。

    “其精甚真”,

    它很真实,那叫精气。人就是从男人的精子受孕以后产生的。

    “其中有信”,

    有可以信验的东西。意思是说,道跟万物有一个连接的枢纽,使人确信不疑,才能够惟道是从。

    所以老子下面就说了: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这里,老子没用自古及今,而用自今及古。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老子讲的是本体,本体是从现象推上去的,所以一定要从现在推到古代,一定要问“吾不知谁之子”。从儿子去追问父母,这是对的。你说这是谁的父母?那就不对了,方向错了。

    所以,老子用

    自今及古,

    从现在推到原始的时候,

    “其名不去”。

    道的作用,随着道的名号永远留在世上,没有人会否认,只是说不清楚而已。

    “以阅众甫”,

    “阅”,是阅历,是道在看;“甫”,是父的意思;“众甫”,就是所有万物的根源。所有万物的父亲,万物的根源,都被道看到了,道把自己拉入万物一起发展,所以它永远看得到,它的阅历是非常充分的。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我们又如何知道这个孔德之容,这个众甫的形状呢?就是从道的作用里面去了解。

    这一章主要告诉我们,道是无形无迹的,它一定要作用在物上面,才能够显现它的功能。

    如果我们没有身体,就没有行为和态度,人家就搞不清楚我们是怎么回事。道也是一样,它一定要透过万物,由万物表现出来。

    所以,一开始老子就告诉我们,要从这个人表现的实际状况,来了解他心里头想的是什么,他走的“道”是什么。

    道透过万物,表现出具体的行为,表现出具体的形状、形象,那就叫德。一切事物其中的属性,就是它的德。

    我们所表现的,是这些现象背后的道。看一个人背后的道,就可以知道,谁跟自己同道,谁跟自己不同道。但这话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因为人的行为可以是伪装的,也可以是真实的,千万不要上当。

    老子费了这么多苦心,就是在告诉我们,恍恍惚惚当中那个象,要仔细去看,不然是看不懂的。

    比如我们的历史,从五千多年前到现在,一定有它的道在里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且延绵不断,这是全世界都找不到的,就是因为我们这个道非常清楚。

    从伏羲一画开天开始,那个道就在我们的血液里面,已经变成牢不可破的基因。所以,别看我们现在学西方,但是迟早要返璞归真,迟早会走回头。

    所以接下来老子就告诉我们,你要重视心法。为什么中国人老讲心法呢?“灵魂”这两个字,我们不太用,反而西方人用得多。

    中国人讲心,不太讲灵魂。所以,老子接下里告诉我们,你要修道,你要重视心法。什么心法呢?就四个字:抱一守中。

    那个“一”很难得,“一”就是很纯真,一尘不染,很朴实。“守中”不是儒家所讲的走中道,而是守虚冲。

    不断保持虚,才不断有冲的功能。所以同样一个中,道家的解释,跟儒家的解释不太一样,一定要把它分清楚,否则就搞错了。

    —— 曾仕强讲道德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一. 惟道是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eq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