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七740:思归诗

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七740:思归诗

作者: 酿酒匠 | 来源:发表于2023-10-01 02:58 被阅读0次

思归诗

方坦庵宫詹诗云:“老妻书至劝归家,为数乡园乐事赊。彭泽鲤鱼无锡酒,宣州栗子霍山茶。牵萝已补床头漏,扁豆犹开屋角花。旧布衣裳新米粥,为谁留滞在天涯?”可想见其性情之恬逸矣。


〔试注〕

1、方坦庵:方拱乾(1596–1667),初名策若,字肃之,号坦庵,又号苏庵、云麓老人、江东髯史等。安徽桐城人。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少詹。

清顺治十一年(1654),由于江南江西总督马国柱等人推荐,拱乾被清廷起用为内翰林秘书院侍讲学士,曾参与《顺治大训》、《太祖、太宗圣训》、《通鉴全书》、《内政辑要》等书的编修。后升詹事府右少詹事,兼内翰林国史院侍读学士。

顺治十四年(1657)秋,拱乾第五子方章钺参加南闱乡试,考中举人。十一月,南闱科场案发生,章钺被言官劾为与主考官方猷"联宗有素,乘机滋弊"而入狱。翌年拱乾受株连入狱。其长子方孝标、次子方亨咸也陆续入狱。并于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被判处全家流徙宁古塔。顺治十六年闰三月初三(1659年4月23日),拱乾“率全家数十口”,与同案吴兆骞等一同出塞。七月十一日(8月26日)始抵宁古塔旧城(今黑龙江海林)。

拱乾至戍所后,建屋三楹。在屋外种植花果蔬菜,并效仿明代王守仁贬居贵州龙场驿时行事,将其所居命名为“何陋居”。当时,官府分给田地,授与种子,耕种以生。他有时“呼牛驾短犁”,“辍谷且种蔬”;有时又于雨后巡视菜圃;有时还植柳或锄瓜。劳动实践使他吟出了“荒哉饱饭六十年,白头才知辨麦菽”(《力田行》)及“素餐六十年,白头乃食力”(《摘蔬》)的诗句。在戍所,与许多流人过从甚密。尤其与吴兆骞,经常“商榷图史,酬唱诗歌”。“谈诗论史,每至夜分”。彼此的唱和集《质》,是黑龙江地区最早的诗集之一,惜已失传。顺治十七年夏,与吴兆骞同游“东京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归后写有《游东京旧址》等诗。

顺治十八年冬,由于认修京师前门城楼工程而被赎罪赦还。归后,“既老且贫,无家可归”,流寓扬州等地,卖字为生。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据在宁古塔见闻,写成《宁古塔志》(又名《绝域纪略》),分流传、天时、土地、宫室、树畜、风俗、饮食等部分,可称是黑龙江第一部风物志。

方拱乾诸书均记终年72岁。但其子方玄成于康熙六年元旦写有悼诗《丁未元日》,内有“榻依亲榇晓”,“饮泣悦兹容”等句。以此推断,可能卒于康熙六年(1666)下半年,终年71岁。

2、彭泽:鄱阳湖,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七740:思归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hr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