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作家
城市记忆‖寿光四坛

城市记忆‖寿光四坛

作者: 卜祥山 | 来源:发表于2020-11-26 20:47 被阅读0次

祭坛是古代的祭祀场所,用来祭祀神灵、祈求佑护的特有建筑。据嘉庆《寿光县志》记载,当时的寿光县城建有四大祭坛,分别是社稷坛、先农坛、风云雷雨山川坛、邑厉坛。关于这四个祭坛,县志是这么记载的:

“社稷坛”在县西北,制四方各广两丈五尺,崇三尺陛四出,以石主社(取盘之意)长二尺五寸,方一尺,形如钟。剡其上培其下半在坛之南方,岁以春秋仲月戊日南向致祭。

“先农坛”在小东门外,制广两丈五尺,崇二尺五寸,殿三楹,南向中奉先农神牌。厢屋两楹,大门三楹,四面缭垣,随坛田四亩九分。雍正五年奉文建,每岁仲春亥日致祭。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南,制广狭如社稷坛,崇二尺五寸,陛四出。岁以春秋仲月巳日北向致祭。

“邑厉坛”在县东北,制四面各广两丈,祭日春用清明秋用七月望冬用十月朔,岁凡三祭,俱以城隍主之,乡厉坛旧有一百三十二所,今俱废……”。

社稷坛主要祭祀土地之神,社是五土之神,稷是五谷之神,古代以农立国,社稷象征着国土和政权。先农坛主要纪念神农氏祈求丰年,重视农耕。风云雷雨山川坛主要祭祀“风神”、“云神”、“雷神”、“雨神”、“山神”……祈祷风调雨顺。邑厉坛主要祭祀那些无祀鬼神。

以上四坛,早已无迹可寻了,但我们还能从民国寿光县志的记载中看到,至少到民国时期这四个坛还是有些痕迹的:“三个遗迹仅存”“惟社稷坛无故址矣”。

虽说“四坛”遗迹俱毁,所幸邑厉坛的石碑还保留至今。这通雍正十二年(1734年)寿光知县叶一泓题写的“邑厉坛”碑,距今二百六十六年矣!

相关文章

  • 城市记忆‖寿光四坛

    祭坛是古代的祭祀场所,用来祭祀神灵、祈求佑护的特有建筑。据嘉庆《寿光县志》记载,当时的寿光县城建有四大祭坛,分别是...

  • 寿光记忆‖邑厉坛与北坛村

    “坛”是古人用于祭祀“天”、“地”、“社稷”等的台型建筑。各种名称的“坛”也是古代城市的“标配”。 寿光县志上也有...

  • 城市记忆———寿光的夜市

    寿光城区的夜市,始于何时我没考证。在我的印象中,最早的夜市是在寿光的中心大街上赶的,大街两侧的摊位从南到北绵延一、...

  • 城市记忆:寿光的“靶场”

    寿光人所说的“靶场”,规范的称呼应该是武装部设立的“民兵训练基地”。寿光最早的“靶场”,听说是在武装部附近的城墙,...

  • 城市记忆:寿光企业今何在……

    前几天看九十年代编纂的《寿光县志》,县志中的寿光县城简图,看了更是让人感叹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特别是地图中标注的...

  • 城市记忆:寿光温泉·梦里依稀

    寿光温泉,作为一邑名胜却毁于那个时代。如今,温泉的旧模样,只能从文字的记载和长者的叙述中想象它的清幽雅致了…… 关...

  • 城市记忆:寿光铁路及寿光火车站

    关于寿光最早的铁路,新《寿光县志》是这样记载的,(民国《寿光县志》没有找到有关寿光铁路的记载):“清光绪三十年(1...

  • 城市记忆‖寿光的“五里墩”

    古时的驿道上,有五里一墩,十里一铺之说。驿道,又叫“官道“、“邮路”。是连接州、县之间的重要通道,由“中央政府”投...

  • 城市记忆‖寿光城·熙熙台

    嘉庆寿光县志记载,寿光有“十城九台”,在这“十城九台”中,熙熙台算是“另类”。其他土台都是以平地聚土而成,熙熙台例...

  • 城市记忆————说说寿光的收费站

    前几天,有头条网友留言,让老卜说说寿光的收费站。现在寿光乃至全国的收费站差不多已经走入历史了,说说“收费站”的“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城市记忆‖寿光四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iz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