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续续开学了,群里很多妈妈都乐开了花~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

家里的小豆包,于8月24日正式进入独立的小学生涯——住校了。
对于要不要这么早就让孩子住校这个问题,就好像李靖夫妇在哪吒变身前后的想法:
一边宠爱有加,恨不得24小时陪着他,让他渡过最美好的童年。
一边诚惶诚恐,希望快点有个乾坤圈收了他,不做出什么出格是事情来。
身边的家长对于这个问题,也是各执一词:
一派的说法:童年就那么几年,至少要陪孩子渡过小学,到中学,不住校也得住校了。
一派的说法:独立要趁早,早早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适应集体生活,孩子的自律性会更强。
我选择了后者。
在这之前做了不少心理建设:插空就暗示一下住宿的好处,让他预想一下新学校会遇到的朋友,有了可以吃住都在一起的小伙伴,革命友谊就结下了~
事实也是如此,看到老师传来的视频,中午集体睡觉,早起还能一起晨跑,吃的好,睡的好,精神好,有计划让孩子住校的家长,可以放心了~
和孩子比起来,我的不适感似乎更多,因为孩子不在家,下班回家都少了些动力;因为担心孩子在学校会不习惯,产生焦虑;
有分离恐惧症的,其实是父母。
听说过一句话:父母和孩子,就是一个不断分离的过程。
从上小学、到中学、大学、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从相交线,变成平行线,这听起来是个让人伤心的话题。
实际上正确面对这种分离,反而是减轻焦虑,让自己保持理智的很好方法。
每个父母都想要给孩子一个完美的人生,都不想让他们重复自己走过的弯路。
以爱之名的圈养,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伤害。
送给进入新旅程的孩子们:
人是需要成长的,生命中的有些人是为你而来,来帮你的;生命中也有些人是给你上课的,来伤害你;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活在这个世界上,哪怕这个人给过你伤害,我们也可以报以善良和宽容的心。
这个世界没有白走的路,你的经历一定会丰盈你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