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同事感冒后的遗留咳嗽,很难受,问我说怎么办?我当然知道他是在调侃,即使我开了药,他也不敢吃的。但我还是很认真的问了情况,斟酌再三后开了一副稳妥的方剂,方剂是中医大师们的成方,不是我造的,我只是斟酌下是否对他的症状。开好后,三番五次,细细叮嘱,连善后都讲了,但我知道,他不会去抓药的。
果然,第二天一来,他还是咳嗽,并且桌子上多了瓶念慈菴的止咳枇杷露,他的药吃反了。
如果在以前,我肯定会凑上去热情的普及一番热咳和寒咳的基本常识,但今天我没跟他再聊这个问题,更没有问他昨天的药方抓了没有。自从见了太多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深壑,不可调和,热情也就在这样的时间长河里逐渐圆滑、冷漠了,鲁迅当年讽刺的看热闹的人群中,说不定就正站了个我。
这是个矛盾,这没有救。年轻时也曾豪情万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洗尽铅华之后,目光或多或少开始呆滞了。与朋友聊天说,这几天又喜欢想老事情了,锋芒不再有。朋友说时常回望,不时总结,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笑,默然。
果然,时间在变,年纪在变,心态在变,万事离不开一个“易”字。昨天的激情褪去,恰恰成就了今天的内敛吧,塞翁失马,循道而行就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