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庸中提到“致中和”,这周和也是的程度上中英的核心观点,那么改中和是什么意思呢?又怎样才能做到这样一种状态?
在中庸中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这里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想知道致中和,就必须分别先知道中与和是什么?阳明的核心观点四句教中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的中其实就是阳明在4句叫中的第1句那个无善无恶的本心,也是人之为人的价值与意义所在,但是这里的钟是心在未动,也就是还没有活泼的跳动的时候呈现出来的状态,而在这样的心开始跳动并且外推的时候,有着分寸,即不多又不少,就是和,其实这个秒就是指那个无善无恶的心有了光明,也就是灵明的时候,而在这样一个时候,天地万物皆在道中,也皆在心中,就像我们所说的,“我心即宇宙”“为天地立心”,这时道在心中,心在道中,而这也就是先生所提出的心即理。而致中和是什么呢?中庸说“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所说的就是天地各就各位,人类在天地之间,万物皆在道中,生生不息,充满生机,这是儒家内修的较高的境界,而这个境界就叫做致中和。
那么我们该怎么才能做到致中和这样一个境界?达到这样一个状态呢?
先生的弟子也提出过这个问题,当宁静存心的时候,可不可以说就是可以做到致中和呢?其实是不行,现在的人存养心性也只是安定得气,当那个人宁静的时候,也只是他的气宁静了,但致中和是什么呢?致中和的核心是那颗活泼泼的跳动着的心,这里不是气的问题,而是心的问题,所以说当我们宁静存心的时候,并不能说是可以做到致中和。而我们要去做到治中和,其实要做到的就是“去人欲,存天理”,这里表达也就是本心,也是克己功夫,同时也是摩镜的过程。这不是宁静或者不问不宁静的问题,而是循理心即理,心与理是同在的,如果只靠宁静,那么。不但渐渐的会有喜欢宁静厌恶活动的毛病,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许多的问题潜伏着,永远不能心如明镜,那面如明镜的心上一直有着杂质,终究不能根除,而当我们真正的遇到事,将自己修得的道放在事情里去应用的时候,那个问题就会越来越大的凸显出来。所以,我们应该以循理为主,当我们以循理为主为目标的时候,又何尝做不到气宁静。
所以先生会说,学习必须要有一个本原,也就是本心,而在有了本心也就是有了中之后,如何具体的做到致中和呢?
先生将这个过程比作一个婴儿成长的过程当中的时候也只是具有无限可能性,没有任何知识有着创造性的一团纯气,而他重生之后就可以啼哭,啼哭不久就可以欢笑,欢笑不久就可以认识自己的父母兄弟,再过不久就可以站立行走,可以搬东西,而这么一个过程是一个盈科而进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既说了本源,又说了盈科而进,也就是说最终和既需要一个本心,也需要我们盈科而进,一次一次成长而来,所以我们说致中和这样一个最高的境界是从克己而来的,我们不能看到一个圣人,他全知全能就想在自己学习的时候一口吃个胖子因为致中和的过程是必须需要盈科而进的,同时也需要在本源上本心上下功夫,同时也需要专注于本源。
其实这与我们平常所说的理想和志向十分相似,我们平常会说自己有一个理想,有一个遥远的想在未来实现的理想,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像一种悬想一样,同时也是向外求的,而志向是志于学,而这样的志向是对我们内在内修的追求。所以当我们定一个目标的时候,我们要去完成它,当我们立下了一个志向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坚持,而不是把志向变成一种理想,仅仅是去空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