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心法 | 情篇

教育心法 | 情篇

作者: 痞子沙 | 来源:发表于2023-07-24 22:36 被阅读0次

【原文】

情者,人常.以情相控,胜言万.

【译文】

情感,人正常所有。通过情感去影响引导,胜过千言万语。

【原文】

情分为二,一为纲,纲为基,或高或平或低或倚或对或顺,互尊为上.二为心, 心为绪,易变,喜怒哀乐爱恶惧,常衡为要.

【译文】

情感分两面,一是主纲,是基石,有时高昂有时平静有时低沉有时依赖有时对抗有时顺应,互相尊重是上策。二是心情,心为“情绪”,容易变化,喜、怒、哀、乐、爱、厌恶、恐惧,保持平衡是首要。

【原文】

情之教于其内,在修身,在悟性,在育格,在养气,在控己.得本后践于外,在对人,在对事,在对众生与万物.世名之曰情商哲商心商财商者,莫能一也,实为一态而已.

【译文】

情感的教育对于内在,在于修身,在于悟性,在于培育人格,在于熏养气质,在于管理自己。有了基础根本之后就要看外在实践,体现在对人、对事、对待万物众生的态度和方法。世人称为:情商、哲商、心商、财商,不能统一,实际上是一种统一情态。

【原文】

情尚至性,随而不溺不抑,古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非常也.天若随情老,人何无情生.心力强者情自然,胜过弱者暗悲怨.

【译文】

情感崇尚至情至性,顺应自然而不过度不抑制,古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是常人所能达到的。上天在我们眼中随情感而变化,人的情感也是与生俱来的。心力强的人情感能够自然流露,胜过心力弱的人暗自悲伤哀怨。

【原文】

情育之法循衡一重志态.衡者不极,极则易反,怯懦者以刚励,骄负者以谦导,依恋者以独引,衡则能自制,能自制者能自强不息.一者无二,无相争则是非事理易明,争辩者反难分,一以持久如初则内成,水滴贯石,无常性何求坚毅之性.

志若成,事半功倍.成事者皆知.百学志先,因生有涯,求一易成,不能拒诸诱则易陷众惑.态在意先,情趣以导之,境而陶之,耳目染之,乐而激之,初成励之, 遇难勉之,及其小成,愈当严而戒骄,挫而劝谦.

【译文】

情感教育的方法遵循平衡、统一,重视意志和态度培养。内心平衡的人就不会走极端,极端就容易走向反面,怯懦的人要鼓励他刚强,骄傲自负的人要教导他懂得谦逊,依恋的人要引导独立思维。平衡就能自我控制,自律自控的人能够自强不息。内心统一,不自我斗争,能自然辨别事情对错、明白事物道理;喜欢争辩的人反倒难以分辨事理。能持之以恒坚持初心情感内核就能初步形成。滴水穿石,没有恒定的心性就培养不出坚毅的品性。

心志若有成,无论做什么都会事半功倍。事业有所成就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无论学做任何事情之前,就先要坚定心志,因为生命有限,追求做好一件事就容易成功,不能拒绝诸多引诱的人就容易陷入世间的许多迷惑之中。态度培养在意志力之前,以情感兴趣引导,以环境熏陶,耳濡目染,激发他内在的快乐,有了初步成绩就鼓励他,遇到困难就勉励他,等到有了小的成就,更要严格要求,戒除骄傲,遇到挫折时要劝诫他保持谦和。

【原文】

知情方可驭情,情源于感,感即需.心学大师马斯洛已有论,生安属尊成,生则足,安则定,属则群,尊则爱,成则信.此可行也.

重情义者爱之深,情深方可意达,知可为不可为.情不可纵,纵而无节实为害.是以,情中有礼,有貌,情中有理,有智.是故,教者焉能不重情之桥乎?

【译文】

了解情感规律才可以驾驭情感之力,情绪源于感受,感受就是心理需求。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已有论点:生理需求,安全感,社交需要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是人的需求层次。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有了安全感心就可安定,有了归属感就有了群,被人尊重就懂得自爱自尊,自我实现后就有了信心。这是可以用在实践中的。

重情重义的人爱也深切,情深就可传达情意,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对孩子的情感培养,不能完全放纵,没有节制地放纵是溺爱,是有害的。因此,情感培养中要有懂得礼节尊重,情感培养要有理性智慧。所以,教育者怎么能不重视和受教育者的情感沟通的桥梁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心法 | 情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pc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