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妈后,我有了无数以往不曾想过的机会,能够去探访婴儿、幼儿和少年们的世界,观里面的鸟语花香,听里面的对话语言,每天都被赠予丰厚的说与思的机会,十年来,引领塑造了全新的自我。
倾听,是件幸福的事。我喜欢那不同年龄阶段独有的话语特质,或无邪烂漫,或直白铿锵。
小朋友自己的“语系”是一条生机勃勃的河流,有飞溅的浪花和跳跃的节奏,用心听懂的人可以和着这节奏,一起自在徜徉。
图片来自网络“灰安鸟”
我们的车停在地下车库。我和妹妹牵手在这个车库里来回走过许多遍,还是她首先发现了侧墙下坡处,有人养了一只小鸟。
她长睫忽闪、眼睛晶亮,翘着光滑的小手指,惊喜地指向那只咖啡色的竹质鸟笼:“妈妈,那里有小鸟哎!”
我停住脚步,和她一起弯下腰:鸟笼里装饰得别有趣味,一架袖珍的挂着彩色圆珠的小台阶往上延展,连接了笼子底部到中上部小鸟的木屋,生动得像是幼儿园的旋转滑梯。小鸟闭合着翅膀站在“滑梯”顶端,静默无言。
我对着眼前的场景描述:“小鸟的羽毛主体是灰色的,尾巴尖端有一点点绿色。它很安静,看到来往的人也没有叫个不停……”
她清脆地接口说道:“ 我们就把它的名字就叫做 ’灰安鸟’吧!”
从车库往外走,如果是夜晚,若有车在地面驶来,她会远远地感到车灯的照射转弯,便总会敏锐地提前牵紧我的手,靠边走着提醒:“妈妈小心!有车!”
“夜色毛绒”
生活交流中,也常有乐趣无穷:
买了饮品和软糖,问妹妹想先吃哪个?她不急着应答,倒是若有所思地反问:“哪个更酸?”——我这才明白她的思考:酸的应该先吃,甜的放后,这样会最甜。
晚上驱车出行时,妹妹坐在安全座椅上,侧头看着窗外的景色,乖得像一幅静谧的画。在某个瞬间,她会深深感叹:“夜色毛绒。” ——原来,她想表达的是:“夜色朦胧。”
舞蹈课后的“奖励时光”,她在便利店选购,小小的身影在货架间巡回许多次。她将食指点在唇上,满眼含笑地扫视货架,欣赏那许多的美味那诱人的所有,要定下最心仪的一款,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她和姐姐,这两个孩子,从没撒泼耍横着要多买。常常就是两份,一份给自己,另一份,是主动为在家的另一位姐妹准备的。
图片来自网络“哎呀呀!”
姐姐的学习节奏比较紧凑,每天和妹妹的交集于是主要汇在了每晚作业完毕后的时间。
心情放松加之爱笑的天性,姐姐在“下课”的状态与刚才的上课判若两人:动静越大越好,嬉闹越强越欢!
果不其然。妹妹正在准备睡前洗漱,眼看快走到水池边刷牙了,谁知姐姐笑嘻嘻迈开长腿一个箭步冲上去,得意洋洋大声宣布:“我是第一!”
急得妹妹眉头紧皱、脚步直跺、话语都连不成了句子:“哎呀呀!”
挤牙膏,姐姐非要妹妹的草莓味儿童牙膏,妹妹没得到尊重询问,所以始终不同意,气得姐姐把牙膏一下子掷在台上。
稍后,妹妹睡前去姐姐房间问声“晚安”,却被笑眼弯弯的姐姐一把抱住,又捏又亲,一不留神差点没站稳。爸爸和奶奶都看不下去了,连连提醒:“好了好了,该结束了!”
送走妹妹,我在书桌前看着姐姐。
看她仔细叠好睡衣裤,仔细理好被子,慢慢平复似兴奋似怅然的心情。
“大文人”
妹妹听说姐姐要去学书法,一脸艳羡地感慨:“哇,就像古代‘大文人’的风范啊!”
早晨,准备出发去幼儿园,她看着我整齐排放在门垫的让她自由选择的三双鞋,幽默地说:“妈妈,这么多双鞋!你以为我是’千变脚’啊?”
我家的夜挺热闹,我有时都来不及捡拾她俩的梦话。梦里,妹妹喃喃自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第二天醒来问她,原来,是梦里和幼儿园的朋友们在聊天!
“灰安鸟”好像许久不见了,不知它去了哪里;
“哎呀呀”还时常发生,在我那每一份真实到质朴的日子里。
也许每天,这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很寻常。
但这童心的绚烂,童真的纯善,这份不逊闹市的繁闹,在未来回看时,会独烁其彩,宝贵得不寻常,联翩得常念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