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老板,在农场里的菜馆给来吃农家菜的客人们,顺便推销“野生银耳”、“野菜”等,卖得很不错;而后来他决定在城市街边租一家商铺,专门卖野生银耳,却销量惨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跟产品匹配的『场景』有差异。
一开始,在农场这种地方卖野生农副产品,顾客在乡间田野这样的自然环境熏陶下,顺带买些野生银耳回家,是顺理成章的,『场景』对了!后来在城市车水马龙的商店里售卖,没有“大自然”的『场景』进行匹配,卖的不好也是正常的。这里所讲的『场景』,是指产品的外部『场景』;接下来,说一下产品的内部『场景』。
还是以刚才讲的“野生银耳”为例。假如在城市街边商铺售卖“野生银耳”,该怎么卖?如果按常规思维“产品是什么就卖什么”,单纯把“野生银耳”当“野生银耳”来卖,那顾客并没有什么购买理由;如果你把“野生银耳”当“减龄佳品”来卖,匹配“野生银耳炖桃胶”、“野生银耳炖雪梨海底椰”这些场景来营销,顾客马上就有画面感,购买冲动也马上会增加!这是产品的内部『场景』。
给产品赋予匹配的『场景』,也许会卖的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