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看余华的作品吗?《活着》这本书你读过吗?你觉得如何?
余华的这本长篇小说名气太大了。在看小说之前,我先看了几篇这本书的书评。在我把这本书认真地听了一遍之后,我又看过了几篇书评。我所看到的评论都是说这书如何如何地好,甚至,不止一位读者说过“我是边流泪边看完的”。
这本书在海外的名气更大。根据此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在国际上大有斩获,赢得了一系列奖项。
然而,我对这本书没有太多的感觉。这本书里没有任何一个人物让我喜欢。相比而言,我喜欢《白鹿原》,这本小说里面白家轩、朱先生、冷先生我都非常喜欢。但是在《活着》这本书里,没有任何一个人物是我欣赏的。因此,对于这本书,我也喜欢不起来。
余华在此书中所采取的叙事策略是故事主角对其一生的回忆。一位下乡采风者偶遇田间的老农富贵,后者以一种异常平静的语调,抚摸自己悲苦的一生。从青年时的玩世不恭和吃喝嫖赌,到战场上的九死一生和顽强求活,从儿子有庆的懂事和早夭,到妻子的病痛与去世,从女儿的难产死亡到女婿的病故、外孙的意外夭折,直到如今与那头和自己同名的老牛相依为命。
的确,主人公富贵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有些苦难是自己造成的,有些是那个时代造成的。
自己造成的苦难自作自受,没什么好说的,但是他还害了家人,比如自己的父亲。原本,富贵是一个家境优渥的大少爷,家有良田广厦和仆人。但他沉溺于女色和赌场,终日浑浑噩噩,纯粹是一具行尸走肉!他还对怀孕七八个月的妻子拳打脚踢。最后,他遭人算计落入圈套以致于痛失一切家产,此事直接导致了其老父亲的猝死。这些内容,只让我觉得他可恨。可以说,他的所有家人都是他的受害者。或者说,他是他全家的罪人。
不可否认,他的有些苦难是那个时代造成的。在那个特定时代里,真实的悲惨故事不胜枚举,相比而言,他的苦难就微不足道了。就像那句话所言——“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任何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比如,在去给母亲买药时,富贵被拉了壮丁,九死一生才回到家。但母亲早已亡故,女儿也哑了。之后,接二连三地,儿子出意外死亡,妻子病故,女儿死于难产,女婿又被砸死了……
总之,老天恨不得把所有的苦难都加在富贵身上,密集而刺目,浓烈又恣肆!
在富贵这个人物身上,唯一让我感觉欣赏的,就是面对诸多苦难,他所表现出那种“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坚韧。
总之,对于这本小说我不太喜欢,评价不高。
据我所知,《活着》在1992年刚发表时,国内反映平平,甚至,有许多批评的声音。但在1998年之后,却迅速成为余华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此书已发行了500多万册。
此外,此书在海外市场持续看好。到目前为止,它已经被翻译成许多不同的语言,在很多亚洲和欧洲国家都有发行,它在海外获奖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超国内奖项。所以,可以说这本书是“墙里开花墙外香”。
但不管这本书名气有多大,我真地喜欢不起来。对我来说,看上几篇书评,听一遍该书,就足够了。
看完了余华的经典散文集《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我感觉也一般。
之后,我听了他的另外一部大名鼎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至少,这故事听起来还比较有趣。这书里有大量的对话,估计“说”这个字、冒号和引号就能有上千个字符。这本书我是听完的,看的话,我估计没多大兴趣。
对于余华的作品,我就到此为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