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河北一个贫困的小村子里,小的时候的生活很简单,记得那小学到高中的我,兜里没啥钱,家人也不管,生活状态自由自在,不过还好因为家里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从小接触的人个性单纯,价值观不坏,学习成绩也勉勉强强挤入了第一梯队,最后也顺利的考入了一个不好不差的学校,毕业后也进入了不错的公司,做着一份不好不差的工作。
如果站在现在的视角往回看,那时的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那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错失了那个年纪本该有的更多尝试和体验的机会,所以到现在我也不会乐器、不会画画、不会跳舞,缺少拿得出手的业余特长。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我有过很长一段时间自卑的心态,这种状态在高中和大学阶段最为强烈,也因此塑造了自己敏感的性格。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知识、经验、财富的积累,时间在一点点的擦掉时儿时留下种种不好的心理印记,比如现在变得爱讲话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对待自己做的不好的事情也不再那么自卑和敏感了。
我分析过原因,主要是自己开始逐渐接纳不完美虽然有些改变,但无法去重塑儿时的经历和习惯,直到现在身上还有儿时的烙印。比如:我还是最喜欢儿时的包子饺子;最喜欢儿时观摩木匠做工的场景等等等等。
不过,人的一生都是由一段段的经历、鲜活的故事累积起来的,无论好与坏都值得我们去缅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