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人也是游牧民族,经经济、文化的发展落后于汉族,衣着服饰也非常简朴。占据中原后,在生活习俗方面受到汉族的影响,服饰才日渐华丽,逐步形成了具有蒙古族传统特色的服饰风格。
蒙古人最早生活在黑龙江额尔古纳河森林之中,后来迁徙到漠北草原。以游牧为主的蒙古族衣冠服饰较为简朴,入主中原后,受汉族影响才日益讲究起来,但是没有制定完备的服饰制度。
蒙古族传统服装极为简单朴素,用皮革、毛毡制成的长袍、裤、袄与靴子成了四季通用的款式。不论男女,袍、袄不但形制没有什么区别,还很少使用装饰品。他们的袍子一般都是立领、窄袖、紧身、右衽,下摆比较宽大。
蒙古族是通过衣料的质地来区分贵贱的,贵族的衣服常用华丽的织金布料及贵重的毛皮制成。侍从仆役等还要在长袍的外面再加穿一件短袖的衫子。
当时流行一种很新颖的袍子,名叫“辫线袄子”。辫线就是用彩丝搓捻成股,并行地横缀于腰际,既用于装饰,又可以用其束腰。这道腰线是“辫线袄子”区别于普通袍子的标志。这种窄袖的短袍还要在腰间缝出整齐紧密的横向褶裥,褶裥上缝有纽扣,另外,在衣衫下部的袍襟上也做出大量细密的褶裥。这样制作的衣衫有一定的伸缩性,便于在马上游猎驰骋,很受蒙古武士欢迎。
蒙古族妇女多穿织金锦、吉贝锦、细毡制作的长袍,袍的式样宽而长,袖身宽博,袖口收紧。袍子的颜色比较鲜明,大红、鹅黄、官绿、胭脂红、鸡冠紫等都是常用的颜色,考究的人还用金线盘绣出大朵花纹。劳动妇女习惯穿一种沿用宋代样式的黑色袍子,以交领、右衽的大袖衫或窄袖衫为主。
窄袖的长褙子,下面配穿百褶裙,里面穿长裤,脚上穿着浅底履也是蒙古族妇女很常见的着装形象。
元代女装受外族影响也很大,平民妇女有不少人穿着汉族的襦裙,宫中的舞者也经常穿汉族服装,并且当时还偶尔能看到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
蒙古族的头发式样很有特色,流行辫发和髡发。髡发的特征是先用刀在头部中央剃开两道直线,脑后头发全部剃去。左右两侧留出辫发或者随意散落披肩。留辫发的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蒙古人的发式和契丹人发式有相似的地方。
有一种很像汉族小孩子留的三搭头的“婆焦”发式,很受蒙古族人的推崇。这种发式是先把头顶上斜向交叉两条直线,把头发分成四部分,脑后的一部分剃光,头顶前部的一部分可以剪齐或者修饰成桃形、尖角形等式样,左右两部分的头发编成发辫,结为环形,从耳旁垂至两肩,名字叫“不狼儿”。
蒙古人进入中原后,衣着饰物日趋华丽。蒙古人纷纷学着穿用汉族官员贵族的各种衣饰,甚至连宋朝严禁平民使用的龙凤图案也胡乱使用。这样来,蒙古族的衣装和汉族的服饰在相互交融中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蒙古人的为衣袍采用汉族服装中的右衽交领式样,汉族妇女的衫子采用蒙古族服饰的窄抽、左衽式样,汉族也穿着鞋头尖翘的绸鞋。
这种混乱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元代中叶,直到英宗时期,才建立了衣冠服饰制度,规定了天子冕服、腰舆、仪义卫、队仗的服制,并对百官祭服、朝服以及老百姓的服饰都做了规定。从此,元代服饰进入了井然的秩序之中。
网友评论